2023年消费市场上最吸引眼球的字眼就是“爆款”。虽然市场整体不咋地,但从年初到年末,从奶茶、饮料、游戏,到汽车、手机、药品,爆款层出不穷。就连城市都爆款不断,从4、5月淄博到8月天津,最近哈尔滨又爆火出圈。
60年前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预言似乎正在一种奇怪的方式被验证——
谁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谁都能出名15分钟。
很多做产品,做营销的人对“爆款”的情感很复杂,一方面还是羡慕,一方面又觉得这事儿靠命,是玄学,而且爆款现在也是转瞬即逝,未必划算。
所以今天我们来聊聊,爆款到底是不是玄学,有没有什么策略可以更好的“押中爆款”。
01
“押注爆款”VS“均匀下注”,谁是更优策略?
首先我们看在开发和营销产品时,到底应该“押注爆款”还是应该“均匀分配资源”——这是一个争议话题。在充满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似乎在产品线中均匀分配资源是相对安全的方法。毕竟,没人能准确判断什么产品会流行,又会流行多久,在单个产品上下大赌注,是一种风险过大的策略。但是哈佛商学院的安妮塔·埃尔伯斯教授认为这个想法不对。她觉得必须采取“重磅策略”,即重金投入爆款产品研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集结制作、营销、发行等各方面的最大努力,预期回报会比在所有产品上平均用力要高。所以,她的判断是,“未来市场将由爆款占据主导,而市场份额分布不均的现象也可能会越发突出”,“一切行业皆有爆款”。
根据安妮塔的逻辑,我们做了个简单的模型,来计算“押注爆款”和“均匀下注”的策略哪个占优。结果发现,不管是悲观,乐观,还是普通的市场环境下,“押注爆款”的利润都比“均匀下注”要高出很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很简单,现在信息技术发达,尤其是社交媒体的盛行,一方面让我们用户注意力变得更加稀缺,只有爆款才能吸引到注意力;另一方面,技术让用户触达的规模极大,触达精准度极高,所以市场爆发力也变得更强——
有时候我会想,在一个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的时代,对于任何产品(服务)来说,平庸本身就是错误。
想清楚这一点后,大概也就能明白为什么现在从电影、图书、游戏,到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各个厂家/商家都下血本在爆款产品的研发制作上。
更何况,当下中国市场的情况也更对爆款策略有利。
其一,市场下行,平均回报下降。这几年经济大环境不好,很多市场都面临下行压力。普通产品的平均回报率下降。经济学告诉我们,人们在不稳定的下行市场中更倾向于冒险,因为反正中庸安定也未见得能收获稳稳的幸福,不如豪赌一把。所以,在市场整体萎缩的情况下,爆款策略可能更占优。
第二,从众心理。人类都有从众心理。而且,面临的选择越多,我们越容易从众,因为信息过载容易导致我们更加无所适从。就像英国经济学家保罗·奥默罗德所说,“人们在面临大量选择时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更有可能复制和效仿他们信任判断的人。在这种模式中,某些东西开始流行不是因为它的客观品质,而是因为它已经流行了”。
02
怎么提高爆款的概率?
有人会说,我知道,押注爆款好,但押注多少有“赌命”的意思吧?而且包括来得快,去得快,花大价钱“下注”,不一定是成本收益最优策略。
每错不管如何努力,爆款是一个“概率”,而不是“确定性”。但说实话,任何产品成功都是概率吧?但是我们可以总结经验,思考市场和消费者特征,去提高爆款/成功概率,延长爆款的生命周期。
我们在今年《钱从哪里来5》的第二章给了一个当下爆款的“公式”。
爆款产品=客观概率 × 产品创新 × 情感链接
这个公式可以解释很多爆款,长青爆款的原因。比如说著名的二次元游戏公司,米哈游就是一个“爆款不断爆款长青”的企业。当年他们的《原神》上线就杀疯了,年收入90亿人民币,之后几乎每款游戏都是通吃全球的精品爆款。像2023年4月上线的《崩坏:星穹铁道》,也是上线即爆。
那为啥米哈游总能爆款,爆款生命周期还长呢?
核心就是这个公式里的第二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产品创新。
20世纪40年代,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说,最伟大的产品和企业都是要创新的,有5种创新方式,包括:
1. 采用一种有革命性创新的新生产方法;
2. 采用一种新产品/研发产品新特征;
3. 开辟一个新市场;
4. 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
5. 实现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5者居其一都能提高成功概率。而我们看米哈游:二次元这个新市场里,做出了跨平台兼容的3A级游戏。换句话说,5个创新方式中它占了两个:新市场和创新产品。真是硬碰硬的产品创新。
我们再想想,和米哈游同期出现的,甚至比它出现晚很多,但依靠营销爆款的很多消费品,大多昙花一现。
所以,产品创新是爆款,尤其长青爆款的核心基本盘。
但是产品创新其实有很多路径——某个新特征也算创新,尤其在当下的消费环境中,去创造和消费者之间的情感链接是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现在的中国社会,生产能力极强,基本物质需求上相对充裕,消费市场主力85后,90后,00后都趋向于“后物质价值观”,更关注个体的表达,成长,情绪,尊严等非物质性的东西。所以你会发现,当下的任何爆款,多少都是因为它击中了人群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的特定情感需求,在人群中产生了链接和共振。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中,这种情感需求来源很多,比如什么回忆杀,小圈子归属感,小确幸,等等。
另外,在一个信息过载的社交媒体时代,想提高出现爆款的概率,还有一条路径:加速,铺量。比如现在很多饮料品牌都加快上新速度,为啥?因为上新快意味着口味更多,自然出现爆款的概率更高。还有生活消费品领域的“柔性供应链”,“小单快返”,本质上也是靠加速去提高爆款的概率。这个逻辑甚至不仅仅体现在消费品上。2023年的内容市场上,包括电影宣发,短剧生产都隐约在呼应这种时代特征,将“内容”化整为零,类似将一个大包装拆解成许多个小包装,用大数去对抗随机性。
整体上,我觉得,未来可能就像哈佛的安妮塔 · 埃尔伯斯教授说的,就是一个爆款的时代,市场份额不均的现象还会持续,甚至扩大。所以对任何产品商,营销商,和服务商,甚至个人IP打造来说,“爆款”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我2023年跑了很多企业,也想了很久时间,这些思考,案例,和总结,包括爆款策略的简单模型,爆款公式解释,都在今年新书《钱从哪里来5》的第2章“生如夏花:品牌与爆款”中。你要是感兴趣可以去看原文。
当然,也希望你的2024,不管是生活还是事业,都是一个“爆款之年”。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