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亡和纳税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一辈子逃不过的税收,“偷税漏税”肯定不能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合理合法做好税务筹划,为自己有效地节税。

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的时间是2023年3月1日到6月30日,期间跨度4个月,全天候24小时随时办理。

我们团队通过与“个人所得税”APP(后简称“个税APP”)集体过完招之后,总结出一套热乎乎的退税法宝,送给大家,助你傻瓜式操作,替你实打实省钱。

退税法宝的核心要义包括三句话:

第一,用好八大利器。

第二,调整计税方式。

第三,错了再来一次。

那废话不多说,咱们直接上干货。

01

什么是个税年度汇算?

对个税年度汇算有一定了解的,这部分可以跳过,直接翻到“用好八大利器”开始省税操作。

但对于部分还没站稳的小伙伴,可能会疑惑,为什么要进行“个税年度汇算”呢?

当你的实际缴税额和应缴税额有差异的时候,就需要通过个税年度汇算进行退税或者补税。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月的到手工资其实都已经是税后收入了,虽然单位替我们预缴了税费,但是国家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

比如说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国家为了减轻顶梁柱们的负担,会对其在赡养老人、子女教育、婴幼儿照护费用方面做相应的税收优惠,鉴于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单位在预缴税费的时候,没办法做到一人一策,因此应缴税额和实缴税额之间就有了差异。

如果应缴税率>实缴税额,就需要补税;

如果应缴税率<实缴税额,就需要退税。

现在,手机上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就能完成退税或补税,在家躺着就能完成。

应交税额的多少取决于应纳税所得额,下面是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金额 - 免税额 - 专项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 准予扣除的捐赠额

应纳税所得额越少,应交税额也就越少。

免税额和专项扣除,对于个人来说,几乎没有操作空间,因为单位已经帮我们算好了。

但对于“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我们可以多努努力,多争取点额度。

怎么多争取额度呢?这就得祭出省税第一大法宝了:用好八大利器。

02

用好八大利器

八大利器简单来说,就是7类专项附加扣除,加上1项个人养老金。

点开个税APP,首页“常用业务”下,点开“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就能看到7类专项附加扣除了。

对于每类专项附加扣除,大家都要秉承着“用好用尽”的态度。只要真实发生,都可以进行申报。

我们总结了一张表在下方,大家可以截图保存,细细研究。

对于夫妻双方可以平摊的扣除专项,例如“婴幼儿照护支出”、“子女教育支出”,如果可以,建议让收入更高的那位选择100%扣除,这样操作下来,免除的税额会更多。

对于“住房贷款利息”这一专项扣除,再和大家分享两个小心得:

过去这两年很多人都热衷提前还贷,尤其对于首套住房贷款来说,如果你一次性把贷款还清了,那这一专项扣除就再也用不上了,所以大家可以先还一部分,剩下很小的一部分慢慢还。比如,组合贷的朋友可以先把商贷的部分还掉,公积金的部分留着慢慢还。这样不仅节省了利息,也降低了应交税额。

对于在一二线城市生活的小伙伴,如果你买的是期房,目前还没收房,仍在租房子住,那强烈建议你在申报专项附加扣除的时候,仍然选择“住房租金支出”,而不是“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因为这两项是互斥的,而前者能扣除的金额更高。

说完了7类专项附加扣除,我们再来说下个人养老金。

提醒一下去年在个人养老金账户里充值了的小伙伴,记得在办理“常用业务”——“个人养老金扣除信息管理”中添加个人养老金缴存凭证号,办理专项扣除。

关于个人养老金省税操作的具体细节,可以参考下面这篇文章:

03

调整计税方式

我们团队小伙伴们亲测,计税方式用好了能省好几千,用不好就得倒贴钱。

对于“全年一次性奖金”,目前有两种计税方式:一种是全部并入综合所得计税;另外一种是单独计税。

一般来说,“单独计税”能让大家节省更多的税(具体原因可以添加“香帅课代表”回复“个税Q&A”,详细了解)。

那在APP上怎么选择呢?

很简单,申报的时候,在“收入”下面点击“工资薪金”,找到“奖金计税方式选择”,就会出现选择“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方式的选择页面了。

当然,大家可以两种方式都试一试,看看哪个方式退回来的钱更多。

04

错了再来一次

对于尚未完成退税的小伙伴,大可放心地按照上面的步骤操作,不出意外,应该都能退一部分税回来。

但这个时候,可能也有些小伙伴急了,我已经申请提交了,怎么办?

我们团队内部小伙伴就曾痛心地发现,忘记填个人养老金的扣除了,忘了试一试两种计税方式是否不同,还有新晋宝妈忘记添加3岁以下婴幼儿照顾扣除专项……就按照系统默认的一路点下去了。

不过没关系,我们团队一位博士小姐姐惊喜地发现,“有多少错都可以重来”。

错了不要紧,咱们再来一次就行。

如果在申报过程中,操作失误了,申报界面右上角选择“重置申报”即可。

如果已经提交了申报,只要在税务机关审核完成之前,都可以撤销退税申请。

如果税务机关审核通过,已经提交国库部门了,就不能通过撤销申请,必须办理更正申报。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为了保障年度汇算的正常秩序,个税APP中设定了可撤销次数的上限,如果撤销退税申请的次数超过一定数量,系统将自动取消您的网络撤销权限,那就需要到线下办税服务厅办理后续事宜。

所以,大家在提交前还是要认真检查,仔细核验,不要过多地撤销申请。

争取属于我们的大洋,一个都不能少。

 

(主笔 / 菲菲)

 

话题:



0

推荐

唐涯

唐涯

908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博士、金融学者,香帅数字经济工作室创始人,香帅的金融江湖公众号主理人,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主理人,年度财富报告主理人,曾任北京大学金融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