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区块链触及到了信用和确权的本质,而智能合约则是“信用和确权”的显性表达。
 
说起区块链,很多人会直接联想到比特币,基本不怎么提及智能合约。
 
其实智能合约也是区块链重要的落地场景,只是很多人第一次用到的智能合约产品是机场、火车站、地铁站里的自动售货机,而区块链把智能合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区块链触及到了信用和确权的本质,而智能合约则是“信用和确权”的显性表达。这个应用与广为熟知的比特币不同,它虽然也介入到了价值形成的过程中,但它不是货币,而是协议,更强调的是“缔结和约,达成共识”的过程。
 
 
一、智能合约的定义
 
首先来弄清一下,什么是智能合约。
 
合约,顾名思义,合,协作一致;约,契约。也就是说双方确立权利义务的一种契约。
 
你所能想到的人类社会关系,很少不是合约关系,比如婚姻、就业、买房,都是你看得见的白纸黑字的合约。按照经济学诺奖得主科斯的定义,公司就是一连串的合约,包括雇员与雇员之间的合约,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合约等等。而在国家层面,从中国古代的城下之盟,到欧盟区,再到国际贸易,没有哪一样不是合约关系。可以说合约是我们这个世界正常运行的一个基本要素。
 
所以,智能合约的意思就是可以自动重复执行的合约。以自动售货机为例,任何一个买东西的人都会直接和供应商交易,然后售货机根据显示的商品价格收取费用,传送商品,人付钱,拿到商品。每一次都是一个点对点的交易,只不过是很多次点对点交易中的共性被计算出来,形成了一个自动的合约。所以,所谓自动,就是合约的执行不依赖于人力,是机器主动和动态地去执行的。
 
根据这个逻辑,你可以知道,合约其实是帮助个人、机构,还有财产之间达成一种共识,形成某种关系。而智能合约则是使这种共识或者关系能够重复进行下去的机制设置。
 
二、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的运用
 
智能合约的概念是一个超牛的计算机天才尼克·萨博在90年代提出来的。
 
和大多数IT天才一样,萨博对交易中这种第三方授信的模式特别地怀疑。他考虑,能不能设计一种机制,让计算机可以自动地完成和执行合约的任务,不需要任何第三方的中介信用。这样就避免了合同执行中的尔虞我诈,还节约了大量的交易成本。
 
这个设想当然是很天才的。但是它里面有两个漏洞:
 
第一个,交易是要涉及到资产转移的,假如说一个交易完成以后,资金的转移还要到银行去进行,那就丧失了智能的意义了。所以,为了全程实现计算机的控制,交易的资产必须是以数字资产的方式存储和呈现。
 
第二个,计算机程序存在着被篡改的风险。所以,怎么确定合约条款的可信度也是个大问题。
 
就因为这两个原因,在萨博提出智能合约这个概念以后,很长时间内就停留在自动售货机、自动售票机这种比较初级的模式上,没有找到真正的突破口。
 
直到区块链出现以后,这两个问题算是有了答案。区块链具有信息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的性质,完全使得交易合约的条款可信度有了保证。然后比特币的成功又让人们看到了数字加密资产也完全具有可行性。
 
这两点突破以后,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就浮出水面。在这里,智能合约仍然是一段代码,但是,这个代码是存在于区块链上的,也就是说分布在所有人的账本上。而且,只要这个交易条件符合,程序就开始自动执行,完成数字资产的转移。
 
 
智能合约在这里面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是一个技术仲裁者的角色,它依靠区块链的技术特性,保证着合约按照规则来执行,而不再担心各种违约和失信的行为。
 
比如2018年11月份,著名导演张艺谋的新片《影》,就和中央音乐学院闹出了纠纷。起因是,中央音乐学院有20多位老师和学生参与了电影的配乐工作,但制片方后来又请了一位音乐人添加了一点商业元素。结果,在影片的公映版中,却没有署上这20位多老师和学生的名字,理由是,曲子已经不是他们的原创了。然后,这些人到电影院一听,发现电影的曲子基本上就是他们作的原版,这20位老师和学生当然很生气,就一纸诉状将《影》告上了法庭。
 
按照一般惯例,这种案子打起来是比较费力的,法院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调节和处理。而且最后的结果也特别难以判断。
 
但如果这是一个链上的智能合约,事情就简单多了。因为所有的合同条款、内容都上链,然后程序去判断,电影是不是使用了这些作曲家的作品?是否署名了?如果制片方违约了,那合约就会自动执行,数字资产就会自动地进行划拨。
 
同样的道理,通过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现在的征信行业、追债行业都会面临着巨大冲击。因为合同是自动按照规则执行的,不以合同双方的主观意愿为转移,这样“老赖们”的生存空间就会被压缩很多。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区块链的概念起来以后,智能合约也闯进了我们的视野。因为区块链技术使得智能合约似乎变得很可行。
 
 
三、智能合约的局限
 
智能合约也和区块链其它的应用一样,在有机会大规模改善合约的执行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自己的问题。
 
第一,安全性问题。一个企业或者一种技术,它的盔甲往往就是它的软肋。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最大的优点就是按照合同条款,不可逆地执行。
 
但问题也出在这儿,假设说你不幸签署了一个欺诈的合同,交易也会不可逆地执行。平时如果碰到这种事情,我们有机会通过中心化的系统来撤销合约。所以,智能合约的安全性是存在问题的。
 
第二,隐私性问题。要是智能的话就必须上链,上链之后,这个合约的代码对所有节点就是公开的了。这可能会引发其他非合约参与者的反应。
 
比说你现在签了一个衍生品互换合同,这个信息会在链上公布。即使其它的机构不知道你是谁,但是,这个信息就足够让它们来进行套利,这无疑会损害交易者的利益。这就使得大家缺乏上链制定智能合约的动力。
 
所以,这两个问题带来的成本是智能合约的开发者们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所以,其实区块链代表着的依旧是未来的技术,因为和所有技术落地、应用、成熟的过程一样,区块链技术也注定会在很长的路上跋涉很久。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能领先一步的人就有机会走在人群的前列。
 
本文改编自《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第239课。
 
话题:



0

推荐

唐涯

唐涯

750篇文章 7小时前更新

博士、金融学者,香帅数字经济工作室创始人,香帅的金融江湖公众号主理人,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主理人,年度财富报告主理人,曾任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