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以说是一个旅游大年,五一假期和暑假的旅游数据都异常火爆:
五一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相当于2019年的119.09%。
暑假期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8.39亿人次,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相比于2019年增长18.9%。
从数据上看,几乎是哪哪都好,旅游业是今年难得逆势上涨的行业之一了。
可是,从个人体验来说,真的好吗?
在此之前,盼星星盼月亮,十一假期终于来了,可一想到即将陷入“人山人海”中,又有点迈不开腿。毕竟与上亿人同时出游,体验感真是一言难尽。
在如今越来越追求体验感的时代,“假期”这个快乐的代名词,却成了大家的烦恼——不出行“后悔”,出行“也后悔”。
究其本质,主要是因为我国主要实行固定的假期制度(我国现行法定年节假日标准为11天,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1天假、春节和国庆节则放3天假)。
这次十一看似连放8天假,实则是将前后两个周末一并调了过来,十一过后,要连续上七天班。
这种“固定假期+极限调休”是中国独有的休假制度,但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大家的假期体验感。由于放假“太集中”,堵车、排队、看人山人海……所有人的旅行或探亲体验都不咋地。
是不是全世界的打工人都是如此?当然不是。
01
国外的休假制度
法国、瑞士、德国:最慷慨的“带薪休假”
法国是欧洲拥有最慷慨的带薪假期制度之一的国家。
带薪假期通俗来说就是一年中可以有工资的休息时间,但它与固定假期所不同的是——相对灵活,劳动者可以自主选择休假时间,可以一次性休完,也可以分几次休息。
法国带薪年假的天数根据每年实际的工作时间而定,一个年度内每工作满一个月,就可拥有2.5天的带薪年假,以此计算,法国人全年的带薪年假为30天。
瑞士也是极为重视劳工福利的国家,员工每年除一般例假日外,也享有四至六周的带薪休假(长短视年龄而不以年资而定)。
德国的带薪假期制度也相对慷慨,全职员工每年享有至少四周的带薪假期。
总结来说,欧洲拥有最长的带薪休假以及灵活的休假制度,是全球打工人“梦寐以求”的打工之地。
美国:带薪假期最少的国家
但与我们认知不符的是,作为世界上的超级强国,美国总共的假期只有10天,全球倒数第2,而法定带薪假期是——0天。
但这并不代表美国人民没有带薪假期。
在美国,带薪假期的标准由雇主自行决定。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有77%的私人雇主向其雇员提供带薪假期,等同于我们所说的“年假”。
私人雇主提供的平均带薪休假天数是服务满1年后10天,5年后14天,10年后17天和20年后20天。
中国企业一般提供的年假规定是:
工作满1年不足10年的,享受薪年休假5天;
满10年不足20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10天;
满20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15天;
对比起来,虽然固定假期比美国多,但中国的带薪假期还是比美国少一些。
日本和中国香港:同是苦命打工人
日本的休假制度基本来说与中国类似,主要由公共节假日和休息日组成的“黄金周”,也有社会普遍放假的新年和盂兰盆节,还有带薪假日的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日本法定年假最低是每年10天,根据入职时间增长,6年半以上的话每年就有20天。
但日本向来以工作强度大著称。
日本政府虽然由法律形式确立了带薪年假制度,但是由于社会习俗以及相关保障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日本员工实际享受带薪年假的比率并不高。
而香港基本上是没有“长假”的,最多也只有“小长假”,一般是4-5天,还要加上周六、周日。并且,香港没有调休一说,如果节日和周日撞到一起,则会改放星期一作为补偿,不会少放一天。
此外,关于带薪休假,香港也规定工作满两年可享受7天假期,以后逐年增加1天,上限14天。
02
中国带薪假期制度的缺失
看了这么多国家地区的休假制度,总结一下:
1. 一般来说,欧洲发达国家以带薪假期为主,普遍可以达到4周以上。
2. 亚洲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普遍缺乏带薪休假,一般只有两周左右,不到欧洲发达国家的一半,政府设立了相对较多的公共假期(也就是固定假期)。
3. 从公共假期来看,中国内地的11天处于所有国家地区的中等水平。
4.“调休”是“中国特色”。
固定假期制度下的“假期”体验,肯定比不上带薪休假制度。在带薪假期制度下,大家灵活选取自己休假的时间,不会挤在一个时间段出行。
那为什么中国目前无法实行更高比例的带薪休假制度呢?主要还是因为,相关劳动法和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
一方面,中国的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带薪休假制度,很多打工人压根没有带薪假期。
另一方面,由于职场的工作压力太大,即使企业有带薪休假制度,一般员工也不敢轻易请年假。
劳动法的保障缺失、执行不到位,以及经济就业环境的恶劣,导致“休年假”成了国内“天选打工人”的一张空头支票。
我们之前也多次提到,虽然今年的旅游数据人次暴增,但是旅游人均消费却没有明显增加,这说明固定假期制度下,假期对旅游类消费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追求高质量体验的人会对这样的假期出游“避之不及”。
或许也是意识到了目前假期制度的不完善,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促进假日消费。
所以,国家如果真的希望通过假期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还是应该在提高民众休假质量上“下功夫”——
提高企业在休假方面“违规操作”的成本,保障广大普通员工的基本权益,让灵活的“带薪休假”制度贯彻到位,发挥其“刺激消费”的真正作用。
这样才能真正地让民众在属于自己的假期,敢于出行、愿意消费。
(主笔 / 江雁 素材 / 罗瑶 佳仪)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