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史上“最壕”世界杯
今年的卡塔尔世界杯,堪称史上“最壕”的世界杯。
为了办好2022年的世界杯,卡塔尔怒砸2200亿美元,这届世界杯花掉的钱,比历史上所有世界杯花掉的钱加起来还要多,相当于过去七届世界杯费用之和的五倍。
听到这里你可能不太相信:
“一个足球比赛而已,怎么会花那么多钱?我们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也就花了420亿美元,一个足球比赛花的钱,还能办5场奥运会了?”
事实是,卡塔尔确实花了这么多,我们一笔一笔算算看。
首先,卡塔尔投入的这2200亿美元中,直接用于建造符合国际标准的体育场大概花了70亿美元,主要用于翻新“哈利法国际球场”,以及新建卢赛尔、阿图玛玛、海湾、教育城、贾努布、974、艾哈迈德·本·阿里这7座球场。
70亿,还不到2200亿的零头。那其他的钱花在哪呢?
其实卡塔尔把大量的资金,用来升级酒店、道路、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
为了给球星、球迷和游客们提供优越的住所,卡塔尔在各个球场附近修了100座高档酒店,此外,加上步行街、商场、医院等配套设施,零零总总加起来花了300多亿美元。
说出来大家可能想象不到,富得流油、人均GDP常年位于全世界前列的卡塔尔,在世界杯之前连条地铁都没有。
所以,为了方便游客和球迷在各个场馆和娱乐场地间的通行,卡塔尔又花了360亿美元建了一条地铁。这条地铁时速100公里/时,全长76公里,可连接8座球场,所有的轨道都采用无人驾驶的电动车厢,24小时不间断地在不同球场之间穿梭。
为了提高游客和球迷入境的便利性,卡塔尔又花了150亿美元改造陈旧的哈马德机场大厅,将其扩建了一倍,让“哈马德国际机场”在近两年超过新加坡“樟宜机场”,获选世界最佳机场。
另外,卡塔尔还砸了450亿美元,在距离首都多哈市中心16公里的地方,直接造了一座新城市——卢塞尔,又在西湾海岸外花了150亿美元,填海建造了一个囊括游艇码头的人工岛——珍珠岛。
再加上一些其他七七八八的费用,人家说花了2200亿美元,也没吹牛。
02
花了这么多 能不能回本
卡塔尔工商业协会预计,2022年因世界杯获得的直接经济收入,约为22亿美元;而世界杯筹备官员纳赛尔·卡特则认为,卡塔尔举办世界杯获得的相关收益可达170亿美元。
这么一看可能很多朋友又沉默了,估计不少人心里在想:这连个零头都没回本,这卡塔尔是不是真的有点“人傻钱多”那味儿了?
卡塔尔是个什么国家?
位于“世界岛”的中心,虽然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储备,但是整个国家只有1.1万平方公里,也就是三分之二个北京之大。本来就不大的国土面积,还有90%的地方是沙漠戈壁,卡塔尔全国也就33万本地居民,和朝阳区望京的人口数量差不多。
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备加上全国也没多少人,让卡塔尔2021年人均GDP达到了6.18万美元,亚洲第二,全球第八。所以说卡塔尔“钱多”,真是个事实。
如果把世界杯看作一场独立投资,只考虑直接收益,那卡塔尔肯定是亏得连底裤都剩不下。
但是他们到底“傻”不“傻”?
我们再回头看看卡塔尔这届世界杯的预算结构,其实,卡塔尔把大部分的钱都花在了更新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建设新城方面。
更新城市基础设施还可以说和承办世界杯或多或少有点关系,但是造新城、造人工岛的花费,说是为了世界杯,有点勉强。
这两个大花费,其实把卡塔尔这次举办世界杯的意图以及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发展旅游业。
目前,卡塔尔的经济结构中油气资源产业贡献了GDP的50%,而卡塔尔自己也知道,自己过去的财富主要是靠老天爷赏饭吃,而自然资源早晚有挖空的一天,而且新能源的浪潮已经涌来,一定要考虑转型。
所以,看似卡塔尔世界杯有钱任性、只为炫富,其实,卡塔尔早就在下一盘大棋,一盘为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棋。
近年来,卡塔尔一直在往旅游、奢侈品等第三产业发展。
比如说,很多人第一次听说卡塔尔,其实是因为卡塔尔航班公司(QATAR),经常出国的小伙伴是不是觉得特别熟悉?另外,曾经的卡塔尔王妃莫扎(卡塔尔现任国家元首塔米姆的母亲,是真、美、名媛,刷自己卡那种),过去十几年带领卡塔尔投资局,将他们戴满宝石的手伸向了全球的奢侈品品牌。现在,卡塔尔投资局已经拥有LVMH集团(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和Tiffany&Co的股份,并前后收购了意大利精品时尚品牌Valentino和Pal Zileri,以及法国奢侈时尚品牌Balmain等。
而要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举办世界杯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不仅能迅速充实基建、打造景点,还能通过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
世界杯一定会吸引全球上百家官媒加上数不清的自媒体,全方位去报道这场世界盛宴。而卢塞尔、珍珠岛这些旅游名片,也肯定会因此印在全世界人脑子里。
你还别说,看完世界杯,我真想去多哈转转,看看这座在沙漠中拔地而起的魔幻科技之城。
根据历届世界杯数据,主办国的游客都能够增长10%以上。根据北欧联合银行的数据,德国和巴西世界杯期间,外国游客增幅大约是10%,南非世界杯增长了大约15%。除了这部分游客的消费能力普遍较高,能够给国家带来大量的间接收益外,还能打响卡塔尔旅游业的知名度。
此外,筹办世界杯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建设,会给本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同时让更多本国企业受益。俄罗斯副总理阿尔卡季·德沃科维奇曾表示,世界杯之前的五年准备工作中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超过140亿美元的贡献,平均每年创造了31.5万个就业岗位。而当年俄罗斯世界杯的花费也才不到120亿美元。
数据显示,历届世界杯基本上都提振了主办国的GDP增速,1994年世界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4%,1998年世界杯推动法国GDP增长3.59%,2002年世界杯推动韩国GDP增长7.73%,2006年的德国、2010年的南非,举办世界杯当年的GDP增速,都明显高于前一年,并带动第二年GDP稳定增长。
而且,2023年卡塔尔还要办亚洲杯,2030年还要办亚运会。这次投资,除了给世界杯用以外,后面的两场国际盛会依旧能用得上。
这么一看,卡塔尔还真是“钱多人不傻”,精着呢。
03
世界杯 真要成为“世界杯”了
看完上面的分析,估计很多朋友又心动了:这世界杯感觉稳赚不赔啊,那这大家还不得挤破头抢着办?
也还真不是。
2026年世界杯就是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联合申办的,而且,多国共办世界杯很有可能成为后续的主流操作。
就拿2026年来说,世界杯要进行扩军,从之前的32支球队变成48支球队,虽然给了更多国家参与的机会,但是对于主办国体育场、训练场、接待能力、交通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虽然美国的财力足够独自承办世界杯,但美国还缺你这点旅游声望么?在已经拥有了声望之后,钱肯定是能省多少就省多少了,财政问题才是核心,联办是减负增利最有效的方法。
之前2002年世界杯也是日韩联办的,据说,阿根廷与乌拉圭也有意联合申办2030年世界杯。
这样一来,世界杯还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杯”。
而且,除了世界杯以外,欧洲杯,奥运会等都在走向联合申办。
有“小世界杯”美誉的欧洲杯一直都有联办的模式,曾3次由两个国家联合承办,而2020年欧洲杯更将在欧洲范围内的13座城市举行,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欧足联的13个不同足协(共计12个国家),共同举办一届欧洲杯决赛圈的赛事,极大程度减轻了单一国家举办欧洲杯的巨大经济压力。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改革设想:在特殊情况下,允许多个国家或地区联合举办奥运会。要知道,在现代奥运会近120年历史中,就没有过多个城市联合申办夏季奥运会的先例。
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而各大国际赛事的承办费用越来越高,这也让本来的“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以至于巴赫都不得不放弃国际奥委会坚守了多年的原则。
毕竟,“老天爷追着赏饭吃”的天选之国,全世界除了卡塔尔也没几个了。
联合申办,不仅降低了国家的经济压力,还能宣传一波“国际多元化合作”,提升自己国际化形象。这些惠而不费的操作,才是像美国这类国家真正喜欢的。
所以,卡塔尔豪掷2200亿美元办世界杯有它的目的,美加墨联合申办世界杯也有它们的考虑。
说来说去,都是为了各自的长远利益罢了。
(主笔 / 孙鹏)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