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正文

 

4月以来,河南、安徽两地的五家村镇银行储户存款无法取现的风波在持续发酵(相关阅读:河南村镇银行奇幻之旅:是监管缺失还是监管错位?)。村镇银行大股东与第三方平台勾结,非法吸收储户存款。直到今天,涉事储户到底能不能顺利拿回自己的存款,仍然打个问号。
 

这五家村镇银行是孤例吗?答案或许会令你惴惴不安——不是。最近几年一个普遍现象,是规模小的本地银行风控很成问题。2019年某城商行因为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严重信用风险问题,被央行、银保监会接管。2020年某农商行贷款给十大股东,造成巨额坏账。2021年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擅自挪动几十亿储户存款去作第三方贷款质押物。

 

中小规模银行风控存在的问题不小,前银保监会副主席曾在2020年撰文指出——“少数股东动机不纯、利益诉求不当,通过股权代持、抽屉协议或者隐瞒关联关系等不当手段控制机构,直接操纵经营,个别股东甚至违规大肆套取银行资金,把银行变成自己的提款机。”几句话点名了包括河南、安徽村镇银行当时未浮出水面的风险点。

 

在风控能力这个问题上,我们向多位接受访谈的银行领导求证,某银行行长直言,“3000亿资产以下的银行太小了,风控能力要打问号。”

 

为什么?因为风控是要花钱,要花大量的钱。

 

任何业务都是有风险的,银行的业务离钱最近,也就离需要克制的人性的贪婪尤其近。银行的风险控制(风控)就是去寻找到业务中的风险点,然后系统化地去防范这些可能的风险点。

 

具体而言,银行的风险点主要分为两大类。也就是说你放钱的银行,最可能因为两大类风险出问题。一类是银行业务中的风险,主要是信贷风险。从人类有借贷行为以来,困扰人类信贷业务几千年的两大难题——贷前选择好借款人(逆向选择问题)、贷后让借款人如期还款(道德风险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把钱带给了不应该贷的人,本息拿不回来,银行经营利润就容易被这笔贷款的坏账所吞噬。包商银行、锦州银行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跟业务上的风控做得不好有关,最终导致信贷风险被引爆,贷款业务出现了巨额坏账。

 

贷前的风控有多耗费成本呢?
 

比如有个企业来申办贷款,它的加盖了自己公章的财务报表、税务局增值税发票都是真实的,但这能证明企业经营状况真实、后续有还款能力吗?它的机械厂房下面有无对员工的欠款,它的发票是否存在虚开造假行为,它的财报是否真实,这些都是打问号的。银行信贷员需要反复审查申贷企业的财务系统,审查进项和销项增值税发票,甚至查看发货单、水电费流水、银行交易记录来进行辅助推断,通过一个系统化工程来反复审查、印证这笔贷款的风险可控,不会导致巨额坏账。


发放一笔5万块的小微企业贷款,在以上这种模式的审核下,一笔贷款前前后后光是审核的成本就是200元。略掉风控系统前期的固定成本,再略掉本笔贷款贷中、贷后管理的成本,风控上面前期审查的流动成本,就已经吞噬了贷款利润的15-20%。

 

由于信贷业务风控上花费的成本存在差异,大部分中小银行的风控能力普遍差于国有大型银行,导致中小银行的坏账率平均要高一些。过去十年(2011-2021年)我国资产规模1万亿以上的大型商业银行的坏账率为1.21%,3000-10000亿中型商业银行的坏账率为1.32%,3000亿以下为1.50%。
 

除了业务上做好风控,银行要面对的另一大类风险,就是操作中的风险。这次五家村镇银行出事的症结,就是对操作风险的控制,太不到位。操作风险是什么意思呢?我国银监会印发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规定,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大到非法吸储,小到泄露银行客户个人信息,都属于操作风险。
 

大家不要觉得去银行取个存单、办个理财业务流程怎么那么多,要签的单子一张又一张,要上传的照片一张又一张。很多银行就是靠耗费大量人力资本,流程相互依存、交叉印证来防范操作风险。根据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FinTech2030:全球金融科技生态扫描》测算,全球银行业每年在合规和操作风险方面的损失高达20亿至40亿美元。

 

操作风险的风控也是相当耗费成本的。包括计算机、摄像头等等在内的硬件的投入、人员的配置,重点环节的流程完善、指标检测,背后都是大规模成本的支出。以宁波银行为例,在其操作风险完善阶段,2016年单年上线运行的关键操作风险检测指标高达34个,人员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学习和考试,还要组织业务专项预案和应急演练,检测系统要实时发送操作风险提示和预警信息。对于小规模银行来讲,这些成本项的支出,都是打问号的。随着大环境越来越不确定,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今年银行不论是业务风险,还是操作风险,压力都超过了往年。

 

为什么上了规模的银行,在风控方面就能好一些呢?
 

我们之前说过,规模是银行利润的核心点。简化一下银行的商业模式,做贷款获取的利润,扣减对储户存款的成本支出,再扣减风控成本、坏账损失,就构成银行的净利润。银行没有一定规模,很难在风控上做好,因为难以覆盖风控成本。到了一定规模,也需要更严格、更完备的风控体系。

 

中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有特殊的发展历史,基因里自带规模优势。我们研究中梳理过,2019年全国处于正常运营状态的银行分支行机构总计22.03万家,其中49.1%属于六大国有商业银行(工农中建、交通、邮储)。大行的规模优势(人海战术),使得它们一方面拥有大量的有效客户群,有效地扩大贷款量;另一方面,他们也有能力和激励去形成非常严格的风险控制体系(风控),去对抗规模扩大后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免各种坏账损失吞噬利润。再一方面,四大行都曾在1998年之后经历过技术性破产,有过前车之鉴,在剥离大量坏账的同时,引入过国外商业银行的业务风控、操作风险控制系统和经验,经营审慎。

 

但小行,或者本地很强的银行就没有这个能力。有监管部门的朋友说,尤其村镇银行这种盘子十亿、几十亿的体量,基本不太可能有合格的风控,因为规模太小,不可能覆盖成本。相比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很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下行阶段,这些地区经济的下行压力,也会导致银行业务上的风险没法分散,进一步催生本地银行的风险积累。

 

小行就一点活路没有吗?其实也不是。
 

对于幅员辽阔,文化,经济迥异的地区来说,面对最熟悉当地的用户,小行是有优势的。信息较为充足,经营风险也可控。

 

为什么呢?因为信贷合约始终存在摩擦,不可能把有用信息都放进去,也不能说穷举未来遇到的各种情境,所以扎根于当地的小微金融机构很多时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沃顿商学院的Gilje教授研究证实,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当地建立的社会关系网,以及当地的硬知识、软知识,确立了他们能够有更多、更低成本了解客户、了解客户所在产业、激励扶助客户还款的本事。

 

在我们的访谈中,我们访谈到一个中部农商行,前几年资产规模就不足3000亿,但是做得仍不错。他们为了防范业务中的信贷风险,就是采取深度下沉的策略。在山边的古城镇上,就开了4个网点,几十个银行人员给几万镇子上的人做服务。大行觉得不符合白富美标准的不能贷款的产业,这个中部农商行因为熟悉产业和申贷者,就做下来了。通过贷前严格审查,几十个银行人员深入产业、深入申贷者企业内部,甚至扶助贷后企业成长,最后坏账率也不高。
 

但是这里确实会有一个核心点:这种方案其实千行千面,很难标准化,甚至工具化。比如这个银行的经验其实就很难推广到其他省市,其他本地行业。
 

说到底,3000亿以下的银行,也能经营好,但要谨遵两条原则:找准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同时控制对规模的渴望。我们访谈的一些做得不错的小行,即使有异地经营牌照,也主动不做异地业务,因为异地经营中会碰到的风控问题,尤其是业务上的信贷风险,就不是小行擅长的本地网络比较优势可以解决的。我们的小行假如像美国社区银行一样,控制对规模的渴望,重点发展自己在本地社会网络的信息优势,保持小而美的生态,这也是一条路。

 

话题:



0

推荐

唐涯

唐涯

736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博士、金融学者,香帅数字经济工作室创始人,香帅的金融江湖公众号主理人,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主理人,年度财富报告主理人,曾任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