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导 语

新华社11月17日发布微博,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17日对康美药业原董事长、总经理马兴田等12人操纵证券市场案公开宣判。除原董事长马兴田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20万元以外,时任公司副总、董秘、独董、监事、签字会计师一个都没少,承担一定范围内的连带赔偿责任。尤其当中5名独立董事的连带比例为5%或10%,对应金额高达1.23亿元或2.46亿元。

而就在这三天,诸如许继电气、寒武纪、辽宁成大等众多上市公司独董、监事掀起一波“辞职潮”,一个看似光鲜亮丽的职位,人人自危,俨然已成烫手山芋。

重读旧文,再次感到底层逻辑的力量——所有的结局在开始的时候已经写下……

本文著于2018年,正式发表于得到APP课程《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第203节——“独立董事到底是花瓶还是宝剑”。

2018年,华尔街有几个大新闻都和一个概念有关——独立董事。

苹果的CEO库克要交棒了,但是他还有几份工作要做,他要做耐克公司的首席独立董事,Uber的独立董事。星巴克的灵魂人物霍华德·舒尔茨也决定要退休了,即将掌管这个咖啡帝国的是星巴克原来的首席独立董事麦伦·乌尔曼。

这么看下来,独立董事其实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上是一个重要的存在。美国证监会(SEC)、交易所还有各种相关的法案,都要求美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要占到绝对多数。绝对多数就是说11个人的董事会,独立董事的下限是6个。另外,董事会的薪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都必须全部是独立董事构成。在监管层的眼里,独立董事的数量和质量被认为是一个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元素

第一,独立董事到底对公司治理有什么影响?好处和局限在什么地方?第二,我们要怎么看待中国公司的独立董事?我们要把这两个问题给弄清楚。

 

#1

独立董事制度

“独立董事”这个名称,我想你肯定听说过。它具体就是说和公司没有利益关联的董事,所谓利益关联就是担任过公司职务,和公司有关联交易,甚至和公司高管有亲属关系等等,这都叫关联。

这个制度是怎么来的呢?最开始是30年代的时候,美国金融市场搞严监管,要防止管理层或者控股股东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所以就要求公司的董事会里要有40%以上的外来人员,即和公司毫无关系的人士作为独立的外部监督。其实从这个时候开始,一个董事会就分成两拨,一拨是公司内部的管理人员、执行董事;另外一拨就是外部的独立董事。

我们说过,到70年代以后,美国公司的股权越来越分散。这些管理层,也就是执行董事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这样就越来越需要对内部控制人的权力加以制衡。这个时候,独立董事的制度就作为一个解决方案,受到了市场的一致推崇。大家就开始逐渐地把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希望这些外部的独立董事能够站在中小股东的立场上,替他们监督管理层的活动,包括投资决策、报表披露等等。这个政策在美国推行得特别地快,而且推行面特别广。比如说到2000年的时候,美国一家企业里面,董事会的平均规模大概是11个人,独立董事的数目是多少呢?占到了80%以上。

那这个独立董事到底有没有起到监督管理层的效果呢?美国有很多研究,认为由于声誉机制的影响,它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的。

什么叫“声誉机制”呢?最开始请的这些独董大多是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而且美国的法律诉讼又多如牛毛,你稍不小心就可能被控诉,说你和受雇企业合谋坑害中小投资者。那这些有头有脸的独董们爱惜“羽毛”,所以他们经常还是会在重大问题上对管理层进行约束的。最重要的就是两条:

 

1.警示作用

第一个是警示作用。一个独董如果对公司的公告提出了否决或者有保留的负面意见,甚至独董辞职,投资者就能够从这些信息中知道公司内部出了比较大的麻烦。

很多研究都发现,一个公司如果独立董事越多,财务造假的比例就越低,而且CEO的薪酬也相对会发放得比较温和。

你想想这也合理,比如说一个CEO要谋点私利,那就必须把它提交到董事会去决策。一个两个独董好说服,但是你要搞定很多,比如说11个人里面你要搞定7、8、9个人,这个成功的概率就很小了。如果外来人员比较多的情况下,内部控制人作弊的成本会比较高。

 

2.监督作用

另外,美国的很多独立董事都是很勇敢发表意见的,他们经常会对公司的决策提出否决或者有保留等负面意见。这样从一定的程度上,对公司起到了监督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制度在美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2

独立董事的局限

另外一方面,你也要看到,任何一个制度都有自己很大的缺陷。实际上独董也很难说是一个很完美的解决方案,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像巴菲特就质疑很多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他说如果一个人收入的20%、30%或者50%,是来源于作为独董的报酬,那么这会影响很多人的独立性,尤其是当他们的总收入水平并不是很高的时候。

这里有两层意思:

第一,独董是谁选出来的呢?是董事会。所以你从人性的角度就能知道,董事会一般会去找那些自己熟悉的,或者说得上话的人,所以独立董事不独立的概率也是很高的。

第二,独董最开始是各大公司的CEO、著名的商科教授、律师等人。后来上市公司的数目越来越多,多到独董候选人都不够用了,就开始出现一个人身兼好几个独董,有名望的人都不愿意到小公司当独董,所以小公司的独董质量就下降。这又出现了其他的代理问题。

比如说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你怎么可能花费那么多时间在监督管理层上?再比如,就像巴菲特说的:如果一个人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这个职位的时候,这么大的利益关系,人怎么独立起来?所以巴菲特说,必须是当独董这个职位的收入占一个人收入的极低比率,比如说是3%的时候,才可能保持没有利益关系。而且也应该对独董的职业操守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说要求他们对公司的决策负起更大的责任,要作出一定的承诺。

整体上从这两方面看下来以后你会发现,美国是全球对独董制度抓得最紧的市场。所以,作为一种对董事会权力制衡的安排,它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这些年随着独董数目的增多,利益纠葛变大,这个制度对董事会的约束力有多少也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3

中国独立董事的尴尬

好了,说完了美国的情况,可能很多同学更关心,中国独董的情况是不是这样子呢?有特殊性吗?我们能不能通过独董这个制度来判断企业公司治理的好坏呢?

中国大概是2000年以后开始推行独董制度的,当时的目标也是希望加强公司治理。但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中国市场的特征导致这个情况很复杂。

市场上有个笑话,说中国的独立董事有两个诀窍:一是要“懂事”,就是识趣的意思;二是要不独立,什么叫不独立呢?就是现实中很多独董从来都没有发表过任何负面的意见,基本上沦为一个摆设的花瓶。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中国是一个股权高度集中的市场,所以控股大股东都是强势控制人,一般都倾向于找和自己声音一致的独立董事。所以这种情况下,独董就沦为了花瓶的角色。

第二,咱们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它缺乏声誉机制。你看,街上碰到男人打女人经常有人说:哎哟,人家家事,别管了。更何况独董是这个公司的外人,从根本上缺乏监督企业的动力。再说了,因为没有一个公开的独董市场,所以即使没有行使监管责任,也不会对自己的名誉有什么损失。

第三,就是利益牵扯大。中国的独董中高校教授占主流,所以很多独董自己个人的薪水是比较有限的,而上市公司独董的薪酬平均是8、9万一年,所以很多人会把它当作副业。在市场上你还会发现一个教授身兼数家独董,几家给的薪酬加起来可能比自己的正式薪水还要多。当依靠独董收入作为自己主要收入来源的时候,你就很难希望这样的独董,能产生什么实质性的监督效果了。我国目前的环境下,从独董制度来看公司治理的好坏,我觉得不是特别靠谱。

那独董制度是不是在中国市场就没有好处了呢?当然也不是,我觉得它的好处就是在于防止“黑天鹅事件”,这是什么意思呢?

一般来说独董们在公司的小问题上,可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但是毕竟因为给的利益,也还是小利益罢了,碰到大问题,独董们还是会害怕,是要撇清责任的。所以,如果一个公司的报表或者公告出来,有独董发表了反对意见或者是独董辞职,这个企业的麻烦应该是很严重了,要抓紧离场。

另外,作为散户,你可以稍微关注一下独董的构成,那些财富状况更好、社会地位更高,而且不是到处兼职的独董一般会比较靠谱。在商界有很丰富任职经历的人,也会更容易发现公司的问题,真正地对公司有一定的监督作用。

 

敲黑板·重点

1.独立董事是指和公司没有利益关联的董事。理论上独立董事制度可以提高董事会运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对管理层进行监督和约束,起到维护股东权益的作用。

2.在中国声誉机制缺乏、监督动力不足、利益牵扯大等原因,导致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非常“懂事”,但不独立的独立董事,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

3.虽然独董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但独董在重大问题上的言行,是可以暴露企业问题的,投资者应该适当地关注一下企业的独董构成。

 

话题:



0

推荐

唐涯

唐涯

751篇文章 2天前更新

博士、金融学者,香帅数字经济工作室创始人,香帅的金融江湖公众号主理人,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主理人,年度财富报告主理人,曾任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