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正文

 

这两年都感受到了全球的“分化撕裂”。新冠疫情普遍被认为是拐点。仔细回想,2020年-2021年这两年间,全球虽然停顿,但其实有一个普遍存在的强共识——抗疫,将早在发生的撕裂、秩序变化、价值观重构等趋势都掩盖了起来。

 

直到2022年,抗疫的共识突然瓦解,大家才更清楚地看见,原来真正的分歧是之前的全球共识在瓦解重构中:旧的被冲击,新的在酝酿,让所有人都颇有点去意彷徨又前路茫茫的感觉。

 

共识这个词很玄乎,但实际上我们感受到的绝大部分经济现象,几乎都是共识(缺失)的产物。比如大到中美关系的历史和未来,中国产业链会否外迁、制造业能否升级,中观到中国数字平台经济的走向,以及微观上百姓家庭资产配置的原则......都跟社会共识的建构和破坏有着密切关系。

 

01

增长是全球最大的共识

全球化、产业链都是共识的产物

 

比如说中国引以为傲但又忧心忡忡的产业链。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中国产业链的形成其实是全球共识的结果。
 

上个世纪60年代后,欧洲、日本都相继成为高收入国家,从制造业转型到服务业、制造业不断外移。70-80年代,搞出口导向战略的东亚四小龙崛起。同一时期,石油危机,滞涨倒逼欧美改革,金融自由化浪潮来袭,海外直接投资暴涨。资本的流动又加速了产业的外迁,跨国公司飞速发展。20世纪的最后20年资本加速流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这个时代被诺奖得主罗伯特·索洛赞美为“经济增长的大潮将使所有的船只都扬帆远航”。

 

增长是这个时期最普世的共识。全球市场,全球分工是全面增长的途径和结果。

 

也正好是这个时期,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的最大共识是什么?

 

发展就是硬道理。当时我们太穷了,所以趟着石头过河,不管白猫黑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1978年到1992年,这个共识逐渐凝聚形成;1992年到2008年,则是这个共识的鼎盛期。

 

而这个时期恰好赶上这一波资本全球化和产业链转移。我们快速接受和融入世界的贸易秩序(关贸总协定、WTO)、金融秩序(巴赛尔协议),将自己嵌入了全球市场和全球分工体系中。在发展就是硬道理和全球增长的共识完美契合下,就像昨天文章中说的,凭借着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劳动力优势和经济的梯度分布、中国经济腾飞,构建了全球最完备最富深度的制造业产业链。

 

我们现在很容易把一切繁荣当成理所当然,其实都有偶然的历史机遇。就像张爱玲说的“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这个增长和全球化共识中,中美两国受益最大。中国受益大家都有体会。美国受益更大:

 

美国是全球最大债权国,跟全世界借钱支持本国消费投资,降息就相当于薅全世界羊毛;

 

美国是全球最大资本流入国,谷歌、微软、苹果这些企业可以说是全球人民资金养大的;

 

美国跨国公司,全球品牌最多,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稳赚全世界的钱。

 

一句话,美国企业、政府就用全球化赚着全球人民的钱。另外,直到这次通胀起来,美国几十年通胀管理极其成功,这里面中国制造的廉价优质产品起到了重要作用。

 

所以这个阶段,不管中国美国,都积极拥抱全球化下的增长共识。

 

但共识从来不是永恒的,双方都会变化。

 

02

美国共识转变:秩序重构

 

从美国角度看。全球化是有秩序基础的,比如联合国、北约这些安全秩序,WTO、巴塞尔协议这些贸易秩序和金融秩序,都要出钱出力维护。之前美国特别热心干这个事,既能满足权利控制欲,又能分到更大份额蛋糕。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全球化的成本开始凸显:国内贫富分化日趋严重,产业转移过程中蓝领产业工人受损,数字化过程中基础白领受损。内部矛盾加深,社会摩擦成本急速上升(特朗普上台就是国内矛盾深化的集中体现)。国际上,尽管美国一直是最大受益方,但是人类一般都是横向比较思维:美国一天比一天觉得自己成本高,中国拿的好处比我多,中国成了假想敌。

 

不过这个事情也不稀奇。用“树立外敌”的策略来解决和转移国内矛盾,全世界都爱这一招。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就树立过好几个外敌,日本、欧洲,而这次变成了中国而已。中国经济体量更大,意识形态领域分歧更大,所以矛盾更显性化而已。

 

这个变化的开始,严格说是2008年。当时中国基本完成工业化,开始迅速崛起。2008年,中国GDP总量达到美国的31.20%,让美国产生了隐忧。但是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在国际合作方面非常豁达积极,刺激经济,以一己之力拉动全球需求,购买大量美国国债(2007年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4776亿美元,仅2008年新增2498亿美元)等。

 

欧美需要中国增长来扛住全球需求,中国也进入一个超常规发展时期。互利互盈的发展主题又占了上风,矛盾暂时缓和,共识的分歧也被暂时掩盖。直到2016年特朗普上台,大力维护底层、工人、美国本土居民的权利,中美之间的分歧被直接拖上台面。到2018 年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相当于直接给互利共赢的全球化共识一记重击。

 

03

中国共识转变:价值重构

 

同期,中国的共识也在发生变化。
 

我国改革开放后,中国赶上了经济的快车道,融入全球化的世界秩序。这都是基于“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共识的。从80年代一直到00年代,这一共识坚不可摧。1978年和1992年的改革开放,都是在这一共识下采取的行动。

 

说变化,2008年也是个起点。之前我们一直以美国为师。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让这个“老师”形象有点坍塌。同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宏大华美的叙事,赛场一骑绝尘的成绩——那一年我在加拿大读博士,印象很深。一群中国博士生聚在一起看电视的时候,很有点百感交集,热泪盈眶,如鲠在喉,又舒眉展目——很难描述那种SUBTLE的感觉,但回头看,确实整个民族的精气神和心态在这一年发生了微妙变化。

 

2008年-2012年中国持续高增长,这个我们在国外念书的人应该有很强的体感:以2008作为分水岭,“中国”这个名词的分量不一样了,作为“中国人”的感受很不一样。国际交流日渐频繁,芝加哥、洛杉矶的机场衣着靓丽的中国面孔熙熙攘攘。似乎,一个独立自信的大国形象开始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一个很有趣的小事:那两年,中国高校招聘会直接开到了全球各大金融年会(AFA、EFA等)——金融年会是全世界各大高校金融系招聘的最大市场。之前中国高校也招海归,但多是通过自己海外的兼职教授做一些非正式的沟通。我是2009年上JOB MARKET的,穿着拘谨的西装来回奔走于各个高校的面试,所以印象特别深——啊,有中国学校了,但当时还规模比较小,FORMAT也比较随意,这两年也是北美博士大量回国的开始。到2012,2013年再回去开会的时候,中国高校的招聘会已经非常成气候了。场地、人员配置、酒会一应俱全。

 

这是个很小很小的事情,小到我这些年从来没有想起来过。但回头整理“共识”这种兼具情感、思考、认知的抽象概念时,我猛然发现,很多事都是草灰蛇线,伏脉千里。

 

2012-2013年则是中国社会群体意识的转折点。这期间中国工业化基本完成,慢慢进入服务业为主的社会。201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6767美元,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2008年之后政府职能越来越多,对土地财政依赖越来越大。房价飙升,产生了两个副作用:一是权力寻租行为(比如官商勾结啥的);二是房价上涨快,似乎给民生添了压力。

 

2013年,我们开始控制房价和反腐。这两个事情从更深层次来看,是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共识的一些小反思——发展确实是硬道理,但是民生、公平也要硬。两手都要硬,不能一手硬一手软。

 

但这个时间又发生了一件事,就是互联网技术变革——中国移动互联网超常规迅猛发展,甚至弯道超车,中美独角兽一骑绝尘。加上政策面鼓励“万众创业”,“大众创新”和“金融创新”——互联网创业,互联网金融热潮来袭,这个增长趋势如此迅猛,遮住了各种分歧、反思。

 

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这波浪潮中最后长出来的移动互联网巨头大多是“消费互联网平台”——主要完成了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整合和效率提高。服务业本来就对人力资本依赖更高,容易产生头部效应。数字平台更是绝对效率至上,头部效应显著的组织结构。

 

2013-2018年,数字化,资本化,这些对增长发展至关重要的词语经历了最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一个时期,但也为之后的“整顿,反思”埋下了伏笔。

 

这个时期有好几件相关联的事情: 整个社会向服务业转型,对人口密度要求越来越高,人口随即发生了从小城镇到大城市的转移。服务业平台的高效率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吸引更多人涌入大城市——跟全球发展趋势一样出现大城市的胜利。但大城市的胜利也伴随着大城市房价,地价的飙升——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买房,企业成本负担过重外迁,逃离北上广的新闻开始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同时,“互联网金融”褪去了创新潮水后,P2P暴雷、非法集资暴雷,甚至庞氏的残骸留在沙滩上,“金融”和“互联网”的信用双双被损害。

 

一方面,互联网、新经济、资本市场造富神话叠出,中国成为全球奢侈品销售增长最快的地方,(年轻)富豪数目增长最快的地方,中产阶段“消费升级”机会最多的地方。另一方面,城市房价分化引发了社会财富分化,年轻人压力越来越大,中产阶级家庭面临着更大财富增长保值压力,金融监管上的口径,标准松紧不均,都引发财富管理行业的乱象,更引发对“金融风险”的反思和管控。大量偏远山村则尚未脱贫。

 

这些“分化”都在逐步浮出水面,以微弱但持续的力量敲击着“发展就是硬道理”的社会共识,我们也开始反思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动摇了全球化共识,同时也将国内的反思往前推进了一步。到这个阶段,“发展才是硬道理”仍然是中国的共识,但实际上它不再是唯一的共识。我们也在寻找一种能愈合伤口,团结更多群体的共识。

 

2020年世纪大疫,接下来的两年中,中国疫情防控极其成功。经济迅速恢复,走出一个v型反弹,是2020年全球唯一一个正增长的经济体。出口创新高,中国产业链的韧度和深度凸显——这些事情大大加强了中国的自信心,但另一方面,确实也加强了之前的反思。2021下半年出现的系列负面收缩政策,包括拼命打压房地产,强力金融去杠杆,对教培行业清零,医药扩大集采,以及平台暴风骤雨式的反垄断——某种意义上都是反思的产物。

 

04

从发展到复兴

中国新共识的建构与融合

 

这个时期一个更大的共识出现了:民族复兴。民族复兴和发展就是硬道理从来不是互斥的共识,因为民族复兴肯定要发展,民族不发展怎么能复兴呢?理论上,发展就是硬道理应该是民族复兴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我们需要两者的完美融合,从而完成中国新共识的建构。
 

但民族复兴和发展就是硬道理相比,有自己的特性。首先,它比“发展共识”更宏大更多元,价值观上具有更高的道德制高点,也更有凝集力。但另一方面,它抽象,在具体执行层面缺乏单一的指标。

 

举个例子,“发展就是硬道理”这个共识在具体执行上很容易形成指标,比如GDP增速、招商引资数目、税收、收入等等。民族复兴的共识反映在行动上,则可能有不同表达,在不同的群体中会演化成截然不同的具体行为。

 

比如说,很多学者,企业家会认为要在经济体量和增速上超过美国才是民族复兴。所以彭博社的文章预测美国今年增长2.8%,会是1976年以来首次增速超过中国,这件事会让人沮丧和紧张——所以认为要抓紧恢复经济,拼命增长。但也有很多人会更直肠子,你看我不顺眼,我就要怼回去,怼的声音大,才证明我们强了,复兴了。

 

说个特别有意思的小例子。今年5月以来,经济学家们都在拼命呼吁要不惜代价救经济,清零政策要动态要灵活。我的一个博士生在家里有点感叹民生多艰,她在县城当小学老师的妈妈就不太高兴了,嗔怪“你们这些孩子太不懂事,国家费这么大力气,扛着病毒保护人生命,你们还尽叫嚷经济不好”。

 

这是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当时我们团队挺感慨,也再一次感受到,到目前这个阶段,“发展才是硬道理”确实没了80年代,90年代那种无与伦比的向心力,民族复兴确实是一个更有凝聚力的共识,但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带来的各种负面情绪,失业、倒闭,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一个黯淡的未来,这是真正长远的伤害。

 

而实际上大家都懂,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民族复兴。我们还刚刚跨过万元美金社会,我们还有一大半的中国人压根没有达到全球中产阶级收入标准(年收入4千美元~4万美元之间),我们还面临着世界共识的变化,需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以发展就是硬道理这个共识需要坚守,更需要和民族复兴的共识融合——怎么融合呢?

 

将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落实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行动纲领上。民族复兴是共识,是目标;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行动指南,指导执行层面的指标和落实。从上到下,要完成这个共识的融合和建构。

 

这个融合和重新建构对于民族复兴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在数字平台的未来发展上,如果不完成这个共识建构,从顶层监管设计到基层执行落地,平台的发展会一直处于非稳态,会一直拧巴。

 

为什么?因为数字平台是最容易产生共识分歧的地方,从民间情绪到地方治理,到中央监管,都可能有迥然的感受:

 

比如说社会情绪上,大家都知道,未来国家竞争是数字竞争。巨型数字平台在民族复兴、民族竞争中具有战略意义。2013年到2019年间,中国社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大幅提升,其实和互联网平台的弯道超车有很强的关系。但另一方面,平台具有天然垄断性,大者恒大,强者恒强,打工人一边梦想进大厂,一边也抱怨996,资本太强势。创业者投资人也一样心情矛盾,一方面想“站对队”,被阿里、腾讯、头条们收编,一方面又觉得“一鲸落而万物生”,平台被抑制后市场上会出现大量小的、新的机会。

 

再比如说,大家都知道平台提供了便利,创造了就业。2021年郑州大雨中的腾讯救命文档,微信群的救助信息。2021年底西安执法部门处理盒马引来众怒,因为盒马是当时西安物资提供最全、最及时、价格最合理的单位,2022上海封闭中很多老百姓赖以生存的社区团购,还有很多小城镇的青年男女,真的是靠外卖、快递、美容、美甲扛起了一个家庭居有其屋,孩子上学,父母养老的有尊严的生活。但另一方面,大家也抱怨个人隐私泄露,店大欺客,小哥们社保福利,还有企业二选一等等敏感社会问题。

 

所以你看,不是平台不行,也不是平台啥都行。不是大家不爱平台了,也不是大家都恨平台......同一个平台,千百种情绪。如果乐观地看,我可以将这些都看成是“成长的烦恼”。平台进入了成年期,需要面临新的约束条件和成长环境。所以真正要做的,是共识的融合和建构——

 

不管是社会,监管,还是平台本身,都需要一次认知的洗礼。从宏观上,厘清发展从属于民族复兴的目标,明确复兴的抓手是发展,平台在国家和社会治理层面的意义是重大的。从微观上,则要尽量靠近经济领域绿灯的界限,将弯道超车、集群效益、技术向善作为强共识来完成从社会,到监管,到平台行业的共识建构。

 

同样的,我相信。这些关于未来数字发展的共识,同样会将我们和世界融合在一起。

 

共识从来是历史的产物,共识的破碎也必然是历史演进的必然。只是恰好我们赶上了而已。面对一个全球共识更为稀缺的现实世界,我们无需抱怨和怀念过去,也无需呐喊着继续撕裂,而应该去建构新的共识,去融合和重新建构。

 

5月份底,何帆老师和吴晓波老师做了一场直播。谈话中,儒雅的吴晓波老师问,“我为什么要知道他们 yyds 这种词呢?”(他们是指90后,00后这些和我们共识日渐稀少的下一代)。帆哥沉吟了一下,笑了,说,“因为未来的历史剧情就是他们写的。”

 

是啊,未来终究是来了,历史的剧情终将交给下一代去写。我们,大概也无需过度焦虑吧。那些共识的碎片,也许会成为未来建筑的砖瓦支柱。我们,稍微耐心点,多一点包容、建构和守候,即可。

 

本文根据5月27日共潮生系列直播内容整理而成。

 

话题:



0

推荐

唐涯

唐涯

751篇文章 2天前更新

博士、金融学者,香帅数字经济工作室创始人,香帅的金融江湖公众号主理人,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主理人,年度财富报告主理人,曾任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