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下个时代,是抛弃概念,躬身入局的时代
 
  6月中旬跟着做投资的朋友去松江,看一个冷库的项目,据说是一家著名私募这两年的重头项目。说实话,去之前没有太多期待,觉得“冷链冷库”这种词语已经被炒的烂熟,能有多大花头。
 
  到了目的地,颇觉荒凉,一个巨大的白色的建筑物单调地伫立在空旷中。
 
  私募的年轻高管已经早到了。略深的肤色,简单的衬衣,袖子挽着。简单寒暄后,进了一个简单的办公室。说是办公室,也有点勉强,陈设有点让我想起小时候跟着妈妈去工厂上班的车间办公室。
 
  这些年在象牙塔里傻呆着,习惯了各种衣鬓香影的场合,突然见到这样一个很工业化的场景,忽然有久违的熟悉感,忽然间也有了不太一样的期待。
 
  从决定开始做“有用的”研究开始,我这两年脑子里一直琢磨一个很俗的词语,就是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大逻辑并不复杂,用文艺腔调说就是,中国那种撒把种子就野蛮生长成巨树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增长和财富的“低垂之果”已经几乎采摘殆尽,即使偶尔有,也是伊甸园的禁果,闲人免入。
 
  下面是一个需要搭梯子,修天堑去采摘“高垂之果”的年代,是一个更加精细化和持久化的慢时代。
 
  这些模糊的想法被写在2019年底的《钱从哪里来》这本书的第一章。
 
  2019年,中国进入万元美金社会,长珠两个三角区加上大北京这2.5个都市圈所容纳和辐射的数亿人口构成了中国“消费升级”到“产业升级”的强大源动力。
 
  但是这些逻辑我不太跟人细说。
 
  一来自己缺乏实践的体感,总觉得没有具象事物支持的车轱辘话多说也没啥意思。二来更是因为市场氛围。
 
  这年头所谓“教授学者”的主要精力是创造各种奇技淫巧的名词。不说点新鲜名词,不聊流量和线上化,都觉得汗颜,仿佛被时代OUT了一样。
 
  但是,在上海这样一个闷热的梅雨天,在这样一个庞大单调的冷库前,这些逻辑突然以一种具象的方式被打开,呈现在我眼前。
 
  这个认知可能仍然是模糊的,还不能算“打开一扇窗”,更贴切的状态是有一扇窗的影子被固定,被开凿。
 
  在这个被凿开的,可能还称不上窗的洞中,我看到了能够支撑这些宏大抽象名词(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材料。
 
 
第一个认知
 
是关于“市场机会”和“产业”的
 
  冷链物流是这些年蛮火的一个名词,围绕着它说的概念也不少了了。
 
  但是这个行业的源动力到底来自哪里?持续下去的商业逻辑在哪里?
 
  这里更直白可以问的是,能否赚钱?赚钱的逻辑是否简单?赚的钱来自新创造的价值还是行业内部的重新分配?
 
  按朋友的说法,不能极简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商业模式”,都有美图秀秀的嫌疑。在聊到这个项目的过程中,这条原则体现得很淋漓。
 
  主导谈话的一个很有趣的组合,无论是世代,还是学历,人生背景,都大相径庭。
 
  项目的管理方是这个行业的一个大哥,典型北京老炮儿范的主,说起越野就两眼放光,爱摸个串,讲究喝茶。从94年开始算起,他在这个行业已经浸润了26年,说到专业,摇滚范收敛,开始有板有眼的将行业一一数来。
 
  项目投资人则都是典型的80后,高中出国念书,海归,名校,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的从业经历,所有履历都符合正常国人对“金融精英”的预设。但是眼前的男生都显得十二分的接地气,言辞间也不带英语单词,一杯茶,一碗红油酱赤的普通盒饭,三两句套话过后,就直接了当的切入项目的规模,数字和实际操作。
 
  我坐在一侧坐着,边听边饶有兴趣的观察着对面的CP。按照我们天朝商战电视剧的俗套,这样的两拨人应该是像原上的草和庭院里的花,我忍不住微笑起来,“一般认知”是个多么荒谬的词语。
 
  只是零碎记住了一点点谈话的内容。但是给我很强的触动。
 
  绝大部分都市人这些年已经越来越依赖京东,盒马,美团这些APP活着。
 
  仔细想想,我们对阳澄湖的大闸蟹、岭南的荔枝、东北的马面鱼, 寿光的黄瓜,余姚的杨梅,大连的樱桃这些“一骑红尘妃子笑”的事物都习以为常得麻木了。
 
  但这些“习以为常”的背后,其实是一套庞大复杂的基础设施在运转,而冷链物流仓储就是其中核心环节。
 
  实际上,不单单是“新鲜食品”,现代医疗的药品,比如大量糖尿病人用的胰岛素,输血的新鲜血液,注射的疫苗……都对“冷链”有着高度的依赖和需求。
 
  在仓储和运送过程中保鲜保质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诉求,一点点温度的变化,轻则是食物腐烂变质耗损,重则是生命安全—— 之前疫苗就爆出过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不好导致疫苗失效的事件。
 
 
  ☞ (基础篇)
 
  大家都以为仓储就是仓储,实际上这个比我们能想象到的更复杂。
 
  你可以这么理解,原来的仓储是毛坯房,摆点东西,存在库里,用的时候运出去,对温度、材质、环境的要求都不高。
 
  但是当消费真正开始升级的时候,大家对“新鲜”和“时效性”的要求提高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和药物都需要不同的温度,环境。
 
  每个客户都可能有不同的需求。
 
  所以从干库到冷库,就像从毛坯到精装,毛坯差别不大,精装则完全不同。从“库”到“运”,这个链条上每个环节都有巨大提升空间。
 
  ☞ (可行篇)
 
  之前仓储都是郊区农民房,有个屋顶就行。
 
  这几年几个大环境都在变化,一个是大城市用地越来越贵,控制也越来越严格,一个是随着消费升级的规模扩大,对仓储物流的卫生条件、温度控制,流转效率都有越来越高的要求。
 
  那种—— 就像毛坯房逐渐退出市场一样,规模化的精装—— 冷链仓储物流越来越成为主流。
 
  ☞ (盈利篇)
 
  中国这条产业链上仍然有巨大的效率提升空间。
 
  目前来看我们的耗损率在15-20%,欧美则是5%,日本能达到2%—— 所以,规模,管理……几乎每个环节都可以有效率提升。
 
  实际上,客户的需求越多,我们效率提升越快。(举个简单例子,100块钱的生鲜,其中20块来自耗损,而这个金额是完全可以大幅下降的)。
 
  ☞ (行业门槛篇)
 
  从供给端来说,冷库的用地是一个非常limited的supply。
 
  从冷库本身来说,对地理位置要求高(必须是交通枢纽),占地大,但是单位产值低,也没法拉动就业,不管从哪个逻辑看,地方政府都没有动力批,尤其在北上广深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需求扩张远远超过供给扩张速度的行业。
 
  ☞ ......
 
简单总结来说,即使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中,如果基于直观,简单的商业逻辑,市场上仍然具有大量确定性的机会。
 
  就以“消费升级,都市圈,新中产”这些概念为例。
 
  这些概念落地到现实的生活层面,就是你对“新鲜”,对“质量”,对“时效”的要求上升,而这些诉求落实到物流仓储行业,就意味着冷库冷链的兴起,这意味着行业的升级换代,之前小规模的干库自然会被淘汰出市场。
 
  而规模化冷库冷链一旦能提升效率,就会对整个物流体系链条涉及的很多环节和行业—— 仓储,运输,配送,超市,生鲜市场,餐饮业的中央厨房,甚至医院,血站……都会产生影响。
 
  逻辑再往前一步。
 
  一旦“库”和“链”占据了交通和规模上的优势—— 在很多小品种上,“仓储”的属性是可以转化成“渠道”,并形成定价权。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物业这种形态,天然具有金融属性,很容易转化成金融资产。
 
  换句话说,一个并不显得“高大上”,也不用谈流量,更不用强加黑洞,暗物质这些怪名词的普通的行业—— 底层以“中产社会”的消费升级为驱动力,整个行业都有“升级”和“转型”的机会。而产业升级就是效率提高,减低耗损,并在消费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分配,这又意味着“消费”的进一步升级。
 
  更确切的说,对于服务业来说,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本质上是一个内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新价值,并使得各方受益。
 
  这是真正的经济转型升级。我相信,这样的机会,在中国市场上还很多,衣食住行,任何一个最普通的名词背后都蕴藏着最巨大的机会。但是这样的“转型”大抵是不能靠PPT和庙堂研讨会来完成的。
 
  你必须在泥沟里住过,趟过,才会知道淤泥堵塞在哪个地方。
 
  不下沉到到产业行业的最细节处,找到具体的抓手,光靠几个APP,是无法完成这样“转型升级”的。
 
  下个时代,是个抛弃概念,躬身入局的时代。
 
  你可以说它更坏,毕竟easy money不再遍地皆是,但你也可以说它是个更好的时代,因为套利的机会也在减少,市场筛选的机制会更加有效。
 
  我觉得,应该为此感到庆幸。
 
 
  在从松江回上海的路上,我忍不住发了一条朋友圈。
 
“世代转换这个事情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和经营逻辑的冲击可能仍然远远被低估了”
 
  没错,这是我的另一个认知,是关于商业逻辑“世代转换”的。
 
  一个肉眼可见的事实是,在商业世界里,80后正在成为中国主流话语体系的重要力量。
 
  这里的80后应该是一个泛指的概念(从消费观的角度看,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同,大城市的75后,小城镇的90后,基本都可以属于这个范畴里)。
 
  这个世代的跨度很有意思—— 他们幼年大多经历过匮缺,对“计划”和“贫穷”都略有印象,但是并没有很深的体感。而成年的阶段,恰好和中国最高速的增长同步,对西方也没啥仰视心态。
 
  这个巨大跨度奠定了这个世代“市场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基调。这两个在50,60代那儿截然对立的态度在80代身上毫无违和的被融合,并投射到几乎所有的行为和商业逻辑中。(到95后之后,国家主义和个人主义会形成一个更加奇特的组合,这里就不赘叙了)。
 
  这里面有几个细节很值得玩味。
 
  国家主义+市场主义—— 这绝不是一句轻飘飘的评语,而会形成一套商业价值观。比如聊天过程中,我们说到环境变化,大家都认同“资源垄断型的赚快钱机会不属于我们,该干脏活,累活,老老实实做产业”—— 相视会心一笑,但并不以为意。
 
  再具体到投行人这个角色上—— 之前中国60-70后的投行人所经历的海外v.s.中国的对比要强烈的多,整个启蒙教育更接近“改造”和“脱胎换骨”,而回国又碰上中国最求贤若渴的年代,一开始的站位就很宏观—— 用更通俗的话说,这一代回国的投行精英,是更具买办型的改造气质,也更具有宏大的国师思维。
 
  到80世代之后,不管是海外还是国内环境,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处境,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一代投行人,更具备微观的体感,对宏大叙事显示出一定的疏离,更接近实业,当然,也许也更少点浪漫的理想主义色彩。
 
  我无法比较哪种模式更好,只能说,这是时间的产物,时代的产物。我们必须正视,并拥抱这种变化。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这个世代转换的逻辑,就和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逻辑一样—— 下一个时代,不再是那种宏大叙事的时代。
 
  长者说,个人当然要靠自我不断的奋斗,但也要注意到历史的进程。
 
  这句话其实更应该反过来诠释。绝大部分个体都是时代的price taker,所以真没必要沉醉在什么水大鱼大,风大浪大的宏大话语中,机会就是个人的,微观的,具象的。
 
  如此而已。 
 
话题:



0

推荐

唐涯

唐涯

751篇文章 5小时前更新

博士、金融学者,香帅数字经济工作室创始人,香帅的金融江湖公众号主理人,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主理人,年度财富报告主理人,曾任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