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一年,其实颇受了点压力。
 
一方面是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香帅的金融江湖” 有点疏于维护。发文的频次有点偏低,很多应该写的金融热点也没有按照很“香帅”的风格花时间来写。另一方面总有同学问,是否有新课,还有,我们课程的讲义什么时候面世。
 
这些事情,都很刺激我,当然也激励我。实际上,2019年对我来说是个探索期。做了很多尝试,比如大数据下的经济学研究课题,比如线下系列大课《财富的朋友》,比如小体量的讲座课,比如每月2讲的课程加餐更新,想做一点点社群化的尝试,以及从年初就开始准备的一个新课题——做一部普通中国人的财富pocket book, 让时间累积成一部编年史。
 
坦白说,每件事都是新的,若想稍微做好,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偶尔也觉得挺累,也想“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扔下一切去度一个很长很长的假,在鸟语花香海浪的声音中晨昏日暮不问世事。
 
吃饭,喂马,劈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当然,这一切都只默默的YY了一阵子,假装在意念中完成了。绝大部分时间仍然在爬着格子,在企业调研,或者在课堂上。
 
总之,虽然也有点惫懒,但还是在路上。而且也是快乐的。因为我也想在不断的尝试中,去找到自己最热爱,最擅长,也最有价值的那条路。
 
转眼10月到了,2019年的最后一季。还是有些事想跟你,还有你们说。
 
线下大课《做财富的朋友》的最后一个模块,“资产篇”已经进入筹备阶段,11月10号,16号,24号,上海,深圳,和北京见。
 
早应该面世的《金融学讲义》,初稿已经基本完工,正在进行下一步修订。十月怀胎,也快到分娩期了。
 
最最重要的是,罗胖的跨年演讲中,我们将交付一份这个时代没有见过的《财富报告》,替万千普通人写的“财富年鉴”。目前,这份报告的2020版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
 
我对这个产品尤其偏爱。因为所有的结论都来自于独特的数据分析和下沉的田野调研。在轻盈的外表下,它是厚重的,有质感。当然,我也希望它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更因为这是团队协作的产物。几个主力都是90后,有些已经走上了教授的岗位。我看着他们,觉得特别骄傲和泪目。这一代年轻的经济学者,在正确的问题上开始进行思考,很明显,他们会比我们走得更快,更好。
 
春节前我接下这个活后,花了一段时间想逻辑。越想越大,终于有点害怕hold不住。所以先是找徐远求助,希望他能做学术指导,尤其在宏观和城市部分把关。然后开始挑选成员组队—— 首先必须有好的经济学训练,包括宏微观,计量在内的基本功扎实,另外在研究上要“问题导向”,绝对不能有任何发表为先跑回归的投机心态,另外由于所有分析基于大数据,要求极强的编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除此之外,由于涉及企业调研,要求有不错的沟通能力,能准确提出问题,最后,还需要吃苦,肯花时间,愿意做“时间的朋友”,默默做基础工作。还有,没有什么996,我们跑数据,调研,写稿,都是7-24,对,是7days 24hours。
 
列出条件后,自己都觉得有点过分。
 
很幸运。我碰到了一群非常非常硬核的90后。
 
他们自称“泥石流”—— 不知道名牌,不懂豪车豪宅,女生不会化妆,男生是永恒格子衬衣配牛仔的IT码农打扮。热爱底层逻辑,对数据有执念,对框架更有执念,最重要的是,他们明白“一个个对小人物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再往深一点,再用力一点,才能更鲜活地展现社会横截面和纵切面的全景”。(来自陈靖博士的朋友圈)
 
上周,我请他们讲一个自己这一年研究中最touching的小故事,作为《财富》这个系列的第一次汇报。
 
第1个故事
 
王佳雯
香帅团队总助,人民大学研究生(在职)
 
故事前情:
 
我把团队整个的项目过程分了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数据整理”,第二个阶段是“100个问题”提炼,第三个阶段是“深度调研”,第四个阶段是“成稿阶段”。
 
春节过后,项目启动。
 
启动的过程比较轻松,2周之内一波密集的线上头脑风暴过后,我们对“财富”的定义越发清晰,分出“宏观、行业、城市、资产”四大板块,三位研究员独立认领各自的板块,很快就确定了整体结构,拿出第一稿财富提纲。
 
初步确定提纲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工作才是万里长征。
 
Part 1 数据整理篇 花絮
 
春节过后的几个月,我们做了一些基础的数据、资料、文献准备工作,组里的研究员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凭着已有的资源和经验,搜集和整理工作进展的非常快。三位小伙伴成天厮混在一起,万柳的漫咖啡几乎成了他们办公的大本营,一开始数据太多搜集不过来,技术狂魔浩哥带大家学习了python爬虫技术,至此三人研究组变身程序员小分队,奔赴在各个网站,开启争分夺秒清bug的生活。
 
刚刚入夏,我们就完成了第一稿PPT,内容相当丰富,吸睛。行业篇最抓眼球,一大批正在转型或者崛起的行业,让人振奋不已;城市篇最扎实,城市的兴衰和发展,脉络清晰;资产篇最清楚,数据最翔实。这时候我们已经感觉到城市和行业之间有一层朦胧的关系,但是尚且不能掀开这层面纱,于是进入了第二轮自查修改阶段。
 
对第一轮的ppt初调之后,如何打破城市和行业的次元壁是个重要的问题,在内部讨论无果的情况下,迎来了和得到的第一次讨论。
 
Part 2 100个问题 花絮
 
讨论会上,融洽的气氛中混着一丝尴尬,我们意识到虽然内容扎实但依然不是群众视角,直击要害的问题是“现在这份报告对大家有什么用?”我们试着用报告结果说服自己,确实有些无力和空洞。于是,听从罗胖的建议,从这份报告里抽出100个财富相关的小问题,第一条线索是“人生钱”,也就是做什么职业,入什么行业,在哪里赚钱,第二条线索是“钱生钱”,投什么,什么时候投等,而且所有的问题必须是现实中的真问题,要连我们自己都感兴趣,要能嗨起来的。
 
身经百战的研究员打了很多小怪,这次算是遇到了大boss。单单100个小问题,我们就打磨了2个多月,因为这是全民视角的100个问题,所以每一个提问都要足够包容,又因为我们只有100个限额,所以每个问题又要足够精准和聚焦。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找到这100个问题里真实的逻辑和线索,用高度数据化作为支撑给出“参考答案”。
 
这件事有些难度,因为在市场上找不到任何同款,零参考经验, 于是我们苦苦摸索。研究员们开始四处奔走,把身边的七大姑八大姨都问一遍, 连刚上初中的小侄子都不放过,然后再采一圈从小到大的发小、同学,以及同学的同学。这两波相对容易操作,到此为止已经明确了六、七成问题,剩下三、四成都是死角,要顺着当前的思路延展,再慢慢扒拉。
 
项目群里,每天都有小伙伴甩来几篇独特视角的新闻稿,组里一顿火热讨论,研究员就背起行囊去调研了。调研途中,研究员随时掏出电脑本办公,在机场、出租车、酒店、咖啡店、快餐店……所有带插座的地方几乎都是他们的打卡圣地。
 
Part 3 深度调研 花絮
 
浩哥近水楼台先得月,借着回老家的机会专程采访了当地豆腐大亨“豆黄金”,记录了它的成长史,这是一家很有代表性的企业,它从酒生意起家,逐渐发掘出当地特产豆腐、腐竹的商业价值,耐得住寂寞,撑得住亏损,硬生生挺过了寒冬,现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销售渠道,收益破十亿。
 
靖姐往返京沪多次,寻得了一个依附平台企业重获新生的小案例。我们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小故事,因为也许某个不起眼的致富小案例就会让某个身陷苦难的人重获新生。
 
璇璇也多次前往杭州,了解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成长史,探寻金融行业正在发生的新变化。
 
经过2个多月,一遍遍打磨之后,我们集齐了100个真问题及答案,其中包括:
 
“2020年哪些行业在升起?哪些行业在衰落?”
 
“未来哪些职业会被AI取代?”
 
“大学毕业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去哪些城市就业呢?”
 
“什么行业收入最高呢?”
 
……
 
终于,迎来了和得到的第二次汇报。
 
和得到团队讨论
 
Part 4 成稿阶段 花絮
 
这次汇报整体比较顺利,按照统一要求,已经可以开始成稿了。
 
成稿阶段可不止码字那么简单,这时候更需要全局观和翔实的细节、案例。全局观是最难的东西,因为需要把宏观、行业、城市、资产相关的所有资料里里外外打通,找到内在规律的那根筋,而且这根筋不同于历史观、世界观里的那根通用的命脉,它必须是贯穿2019-2020年的脉络,代表或预示着2020年的新景象。
 
研究员的资料开始全部汇聚到老师手中,一点一点的看,大段大段的想,几个日夜的思考和自我斗争,终于敲定了2020年的关键词——“分化”,也确定了成稿的整体行文逻辑。终于,研究员们可以开始动笔了。
 
集体讨论
 
初秋,项目组进入了新阶段,前期所有的努力都开始凝结了,这个过程伴随着兴奋和遗憾:兴奋的是作品成稿,遗憾的是前期调研中大段不切合题意的素材、数据、案例都要舍弃,同时也要不断寻找新素材。
 
距离跨年的时间越来越近,全组成员夹杂在这种喜和忧中,追赶进度,拼命奔跑。
 
第2个故事
 
李惠璇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杜克大学联合培养
 
故事前情:
 
在研究职业选择时,一个小故事很打动我,一些来自十八线小城的底层劳动者,靠自己的一技之长赚钱,启动了自己的财富积累,这是真正的“中国梦”。
 
河狸家有一对明星美甲师——安雅和小胜。安雅来自河南农村,13岁就和父母一起来到了北京打工,在餐厅端盘子。安雅当时的工资只有400元,每月和父母挤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这样的生活状态持续了两年。这份现在看来几乎可以说是无偿工作的工资,安雅当时却很满足,“当时什么都不会,没什么技术压身,工资自然不会高”。
 
2005年年底,安雅和父母一起回乡探亲,也正是这次返乡,改变了安雅。在县城的百货商场,安雅第一次看到美甲这个行业。15岁的她很快就被图片上的美甲样式吸引住了,但当时在家乡找不到学习的渠道。回到北京后,安雅无意间遇到了一位美甲师,决定拜师学艺。
 
学习一个月之后,安雅找到了一份美甲师的工作。第一个月,安雅就拿到了1200元的工资,3个月后,就涨到了1600元。在有了经验之后,安雅跳槽到另外一家大型美甲店,一年后,安雅的月收入就达到了6000元以上,在第三年,安雅成了技术熟练的美甲师,工资也涨到了9000元。在2009年年底,这份工资几乎已经达到了实体店美甲师的最高收入。安雅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大概在10个小时左右,接待五六位顾客,每天到店里后还要进行两小时的学习,再加上路上耗费的时间,每天差不多有十三四个小时在店里,每个月只休息两天。”
 
在2014年,安雅和老公双双加入“河狸家”平台,夫妻两人月收入合计18万元左右。这是很多城市白领甚至金领都难以企及的薪酬。目前,他们的攒钱目标是送小孩出国上大学。这是真正的“中国梦”,一对十几岁就辍学进城打工的小夫妻,可以靠自己的手艺过上体面的生活,改变自己和下一代的命运。
 
安雅的故事并不是个案,河狸家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美甲师Wendy来自吉林的四线小城,6年前来到北京闯荡,多年修炼的手艺最终使她成为范冰冰等明星的御用美甲师,客单价2000元以上,在30岁之前就实现了年薪百万。当然,年薪百万的还是少数人,河狸家大多数美甲师的收入为8千至1万左右,这也超过了普通本科生毕业三年后的平均工资(7441元)。蓬勃发展的“美好生活类服务业”给了千千万万底层劳动者新的机会。来自四五线城市的女性,靠着一技之长成为一位手艺人,很多人不知疲倦昼夜接单,拎着粉色小箱子满城跑,只为多赚点钱给家人多买一件衣服,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这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微观基础。
 
互联网平台给美业手艺人加了杠杆。
 
第一,互联网平台帮助手艺人扩大了潜在市场规模:互联网平台建立了一个消除时间与空间限制、可以无限延伸的市场。手艺人、消费者原本是无数个孤立的节点,而互联网平台把所有节点都连接起来,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网。每个手艺人上网后,成百上千倍地扩大了潜在市场规模。河狸家美甲师Seven说,与以往做美甲小店相比,自己的收入翻了一番。线下美甲小店只能服务方圆两公里的社区,想让客人做一个三四百元的美甲套餐都很费劲。而在河狸家,Seven可以接触到全城高端客户,每天的工作日程都满满当当。
 
第二,互联网平台的点评功能大大降低了手艺人技能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以往手艺人的技能好坏只能口耳相传,而互联网平台将手艺人的技能水平公布给所有消费者,酒香不怕巷子深。手艺人的收入水平与个人的技能水平直接相关。
 
几条大逻辑:
 
(1) 在人工智能技术浪潮下,从事“可编码”重复性劳动的“非技能型职业”(“推石头型职业”),例如普通服务员、工厂流水线工人,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很大;而“技能型职业”(“滚雪球型职业”),例如美甲师,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较低,技能积累的回报率较高(安雅工作前三年内工资就涨了5倍)。
 
(2) 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在万元美金社会,服务消费、发展型消费的市场份额将大幅上升,例如“颜值经济”。
 
第3个故事
 
陈子浩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在读博士,普林斯顿大学联合培养
 
故事摘要:
 
赶上了中国房地产的黄金十年,选择了中国最有活力的城市深圳,这些都无法成为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最重要的是,透过经济规律,找准撬动资产的那根杠杆。山景房”、“海景房”都比不上“人景房。
 
我的一个表弟,2008年大学毕业后决定在深圳发展,首先就要考虑买一套房。那个时候,深圳东部海景房被炒作成了深圳最稀缺的资源,卖一套少一套。“未来宇宙中心深圳”、“东部开发区”、“海景房”这些性感的字眼,吸引了很多投资者涌入深圳东部各大楼盘抢房。当时的“地产一哥”万科甚至把总部从市中心福田搬到盐田大梅沙,新建了总部大楼。在这些喧嚣之下,表弟没有犹豫,立刻上车。家里连凑带借,在万科东海岸买了一套海景房,单价约4万5千元/平方米。
 
表弟的这套房靠山面海,自然条件一流。但是万万没想到,在全国房价飞涨的这十几年间,居然一直没怎么涨。现在这个楼盘在链家和安居客等网站的报价依然只有5万多元/平方米,只涨了百分之十几,如果刨去装修、税费、月供和利息,基本可以算没涨。
 
表弟还不是最惨的,盐田东部的华侨城天麓,楼盘建在山顶,直接望海,当时连续两年入选中国10大豪宅。这么一个高端海景房,在这些年是真的一点都没涨。据说某业主以原购价2854万(2008年购得)出售别墅,算上交易成本,至少亏损了几百万。
 
和这些失意的海景豪宅形成对比的是,深圳市中心和西部地区的普通住宅,却在这些年翻了好几番,上演了“屌丝逆袭”的好戏。
 
回过头来想一想,这些险峻山顶的别墅,交通不便,生活配套十分缺乏。重要的是,这些地方距离市中心开车要一两个小时,对时间就是金钱的有钱人来说,这简直无法接受。再加上海岸线上不缺土地,供给量大,供给弹性低。种种因素加起来,导致了深圳的这些海景房始终没有涨起来。
 
归结起来,表弟的投资失误在于没有理解房产财富增长的杠杆。城市是一套功能网络,最有价值的是那些网络的节点,因为这些节点可以与各种基础设施和功能机构紧密连接。所以,最稀缺的永远不是山景、不是海景,而是这些节点处的空间。
 
放眼未来,中国的人口集中度将继续上升,房地产市场也会进入一个加速分化的时代。我们将站在2020年这个时间点上为你解码买房的新逻辑,找到房产的价值因子。
 
第4个故事
 
陈 靖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多伦多大学联合培养,曾在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故事前情:
 
今年发生在一个小人物身上的小故事,非常地打动我。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叫孙玲,出生在湖南娄底市下面的一个小村庄。
 
2009年9月,孙玲第一次去到深圳,当时她18岁,在这之前从未离开过她所在的县城。当年6月,孙玲在高考没有考上二本,和很多处于同等状况的孩子类似,她在务农和外出打工之间,选择了后者。
 
在深圳一家电池厂里,孙玲穿上了工人制服,在一天12个小时的流水线上监测电池的正负极。在“纽约会客室”节目受访时,主持人问她,“回忆起深圳是什么感觉?”孙玲想起当时自己每天两点一线往返于工厂和宿舍的忙乱生活,想起又要兼职打工又要参加培训的苦日子,笑了一下回复道“深圳的感觉,是一个奋斗过的地方”。
 
后来的孙玲,如同坐上了升级打怪的快车道,在短短10年,完成了从月薪2300的打工妹,到年薪12万美元程序员的嬗变。当坐在美国纽约曼哈顿谷歌总部宽敞的办公桌前,往电脑里输入一行行代码的时候,孙玲的内心无比平静,也没有预想中的很多感慨。因为纽约这个城市的周遭,在让她继续向前看。
 
很多人认为孙玲是个人奋斗加偶然的结果。我们细想一下,这种偶然来自于哪里?不得不说,孙玲低估了深圳这座城市馈赠给她的认知升级和可及的技能工具箱。经济学科的开拓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曾经这么写道“生活在城市里,很多商业秘密自然而然地不再是秘密了,它们好像存在于城市的空气中一样”。[1]
 
这就是城市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认知,在人与人的集聚与交互中,产生知识外溢,重塑人们的人力资本与财富。孙玲虽然穿梭于忙碌的城市,虽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群交互,但是深圳这个底层平台,让仅有高中学历的孙玲,得以在深圳华强北的软件培训学校零基础学习软件开发,得以知道厉害的程序员所必备的技能与学历敲门砖,得以报考、学习并取得深圳一所大学的专升本文凭,得以在各项交际活动中认识全球五湖四海的人们,在心中埋下留学美国的梦,知道更多的可能性。
 
一个人所站的位置,决定了他的生产效率、收入以及福祉。我们将用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带你重新认识自己所站的位置,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并且带你寻找在这个位置上,最适宜的财富机会。
 
几条大逻辑:
 
1. 城市人口集聚形成“正外部性”,其中的一条是使得城市“更聪明”。不仅体现在人们创造财富过程中的信息匹配效率,也体现在强大的知识外溢能力上。
 
2. 小城镇的财富机会,与技术对地区禀赋的重塑有关。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在重塑城市禀赋,当前交运和通讯技术革新,正让小城镇的部分产业也能享受红利。
 
[1]Marshall (1890) wrote that in cities the “mysteries of the trade become no mysteries; but are as it were in the air.”
话题:



0

推荐

唐涯

唐涯

749篇文章 22小时前更新

博士、金融学者,香帅数字经济工作室创始人,香帅的金融江湖公众号主理人,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主理人,年度财富报告主理人,曾任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