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香帅如是说
“两会”闭幕。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告一段落,这一年的经济政策的信号灯基本明朗。
我对“政府工作报告”有一个比喻:对于中国经济的列车来说,这份报告就相当于本年度经济政策的信号灯,红灯意味着紧缩,黄灯意味着中性,绿灯意味着宽松。
 
但是,这个“信号灯”并不是像路口的红绿灯那样明显。由于是公文范式,用词要求非常规范,严谨,很多意思你如果光从字面理解,要么容易觉得是空话大话没有信息量,要么容易发生误读。
 
怎么从中间读出经济政策的信号呢?主要还是盯着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读。现代市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发力。货币政策是供给端发力,调节水库放水量,像调整利率,货币投放量…..主要是央行通过银行体系来实施完成。财政政策则是需求端发力,调节田里的用水量,像调整政府财政支出数量,项目审批,税费这些……主要是财政部,发改委等各个部门协作完成。
 
下面我将2015-2019这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表述做了张表,你会看到表达上非常细微微妙的差异,这些差异读起来会特别有趣。
 
1. 货币政策
 
先看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有两看:(1)看用词,(2)看每年的变化。
 
要是不注意,会觉得这几年的货币政策没啥不同,反正是“稳健”或者是“中性”,没啥信息量,但是你注意一下用词的不同,比如说,2015年和2016年都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一年是松紧适度,一年是“灵活适度”,这就显示出两种不同的态度了,明显16年比15年的调子要偏松。同理,2018年是稳健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19年则是“松紧适度”,19年调子比18年偏松。除了用词之外,每年的“变化项”也是非常重要的,以18和19年为例,在看似雷同的表述外,18年加了一句话,叫做“管好货币总闸门”,而19年去掉了这句话,加了另外一句,叫做“要满足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需要”,念三遍,体会一下,明显18年的表述落在“管”字上,而19年强调要“满足需求”,这是一个弹性很大的表达,为很多后续的政策操作留下空间—— 孰严孰松,这一下子就明了了。
 
所以,2019年的货币政策是“偏宽松”的,从信号灯的角度看,算是绿色信号——这个信号也并不是突如其来的,从18年年底开始的数据里就有很多迹象,我在前面的课程里都给你做过讲解,但是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个表述相当于替今年货币政策定了基调,除非中间有什么政治经济的大事件,今年资金水量会相对充足。有时候感觉政府报告都挺用心良苦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脸上都写着“明明白白我的心”,就怕你不清楚。
 
2.财政政策
 
说完货币政策,再看财政政策。
 
 
要顺着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读下来,感觉是一脸懵逼:每年都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到底啥意思?财政政策是最难懂的,在市面上几乎没有看到过非常切中肯綮的解读。我综合了一下社科院的张斌教授和北京大学的徐远教授的思路,总结了这几年政府报告财政政策的两条要点和读报告的一条原则:
 
两个要点:
 
第一,过去5年“积极”确实是中国财政政策的基调,财政赤字率一直在逐步提高,只是每年“积极”的程度不太一样。在这个词语转换之前,财政政策是踩刹车或者踩油门的区别,不是转向的问题。(徐远教授原话“2015年以来,财政政策比较积极,为货币政策的调整赢得了时间”)
 
第二,在这个基调下,“积极”就成了虚词,有点像平时有人跟你客套“下次到我家来吃饭”,但是不约定具体时间和地点,接下来的进展可以有很多可能性。(张斌教授原话“中国的积极财政和教科书上一般意义的积极不一样,不代表预算干净支出扩大,可能包含了优化结构和效率的涵义”)
 
一条原则: 财政政策信号要看“财政总支出”和“财政赤字率”的增长——嘴上说积极没用,要看具体准备为这个“积极”付多少钱,形象点说,就是打算开垦多少荒地,修多少沟渠,多种多少庄稼。在这个原则下,我们将政府工作报告里将财政支出的表述也做了点归纳:
 
从2015年到2016年,赤字率从2.3%猛增到3%,增加了20%,这个赤字水平维持了两年,然后在2018年又降到2.6%:很明显过去几年虽然都是“积极财政”,但明显2016年最“积极”,2018年是踩刹车比较猛的——这和大家对经济的实际体感也是一致的,2016小阳春,2018冷风吹。
 
再看大家2019年,赤字率从2.6%提高到2.8%,财政总支出从21万亿增加到23万亿,这组数字比较好玩,你可以得出两条推论,其一,2019年的财政政策明显比2018年是宽松的,二但也要注意这个宽松并不算“猛烈”,赤字率还没有达到2016(17)年的水平——综合下来看,如果2018年算是财政黄灯信号的话,那么2019年可以算“转绿”,但并不是稳定的绿灯。
 
知道了这些原则后,再回去看政府工作报告,厚厚的一沓报告变薄了,2019年宏观政策的信号灯颜色都清晰的透漏在字里行间:货币给出的是明确的绿色信号灯,财政则显得更保守,和真正积极的货币政策相比,财政的“积极”态度就显得比较暧昧,或者说“不够积极”。
 
知道怎么判断“政府工作报告”中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信号之后,你很快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推论:
 
如果货币-财政同步,会导致一个相互加强的效果:比如说如果是两个绿色信号灯,就意味着政府刺激经济的决心很明确,那就是水量也充足,新开垦农田也多的年份,很可能是各种资产价格一起涨,投资也会比较强劲。这是投资进攻型的大年。相反,要是两黄灯(甚至红灯),就是典型供给+需求两端收缩,投资上就需要收战线,防范风险。
 
如果货币-财政不同步,比如货币比财政更积极那会产生什么局面呢?资金已经充裕,所以资金会往金融资产上流,推高金融资产价格——这就是2019年你看到的“经济触底但是金融市场一片繁荣”局面的来缘。反之要是财政比货币更积,那就是“钱荒”,市场利率会走高。
 
当然,这是一些特别基本的“原则”——实际上,看宏观很大程度上是个“艺术ART”。很多人说美联储主席首要条件就是“语言大师”——你怎么给市场既传达清晰的政策信号,又不让市场把准政策的脉进行套利,这实在是个考验智慧和语言功力的事情。何况中文是世界上最美,但也是最模糊的、表意的语言,给写字和读字的人都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所以读中文的报告,体会宏观政策的方向,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很多东西,都只能靠积累和体感吧。
话题:



0

推荐

唐涯

唐涯

749篇文章 22小时前更新

博士、金融学者,香帅数字经济工作室创始人,香帅的金融江湖公众号主理人,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主理人,年度财富报告主理人,曾任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