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经济增长要长期固本培元,培育市场,更要短期驱寒保暖,消炎镇痛。”

香帅如是说:

前天读到徐远这篇文章,眼前一亮。6000字,把2023年疫后中国经济的体感和症结说清楚了。

简单总结一下:

从现象上看,过去一年半,仅仅在疫后放开后,有过2个月左右的“短期补偿性反弹”,此后中国经济的体感是持续寒冷。即使在2023年7月政策从稳健转向积极近一年后,国内需求仍无起色:消费疲软,投资增速远低于预期,房地产仍然处于下行区间。

经济的寒意从各地政府到企业到每个微观个体都有深刻体感,但对其原因理解却并不相同,所以相应的政策路径也大不相同。徐远提出了一个从长期到短期理解当下经济困境的框架——

从长期看,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转型。高质量增长所依赖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都是高人力资本和高风险高回报行业,所以保证市场良性发育,激发人的潜力是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保证社会稳定兜底,同时为市场保驾护航,让市场提供资源配置,探索发展模式,承担风险。从这个意义上,很多专家提出的要改革开放,坚持市场导向,理顺生产关系,激发长期经济增长潜力是非常正确的供给侧长期策略。

但任何长期目标是实现都是短期目标的迭代。从短期看,中国经济的症结就是总需求不足。总需求不足导致的产品滞销,企业不愿投资,居民就业困难,收入不增长,从而形成负向螺旋。怎么解决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呢?这是经典的宏观问题,也有经典的解决方案—— 比如从去年开始政府持续提出的积极的财政,稳健的货币,和宏观一致性的行业政策,都属于这种总需求管理。

但现实的执行中,由于各种约束,这些总需求管理的政策不松反紧,比如财政紧缩(20204年广义财政支出下降2.2%5),货币极度紧缩(实际利率处于10年以来的高位),这个双紧缩,尤其是货币紧缩直接传导到房地产市场,形成了实际上的房地产紧缩(房地产和实际利率高度相关)—— 财政,货币,房地产,这操作层面三大宏观紧缩的直接后果就是我们看到的疫后经济恢复严重低于预期的根本所在。

换句话说,中国经济增长要长期固本培元,培育市场,更要短期驱寒保暖,消炎镇痛。

那短期驱寒散淤消炎镇痛的关键在哪里呢?大幅降息,压低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过高对经济的遏制是全方位的——利率太高,企业不愿投资,居民不愿消费,收入下降,同时债务负担加重,更重要的是,实际利率过高压低资产价格,导致全社会存量财富缩水,进一步压低预期。不夸张地说,20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纯信用货币社会后,货币政策就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支柱和灵魂。为什么?因为资金市场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如果资金价格没有用,相当于说市场经济没有用。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要说,解决当下短期总需求不足的破局点是货币政策——更直白的一句话,大幅降息,引导实际利率下行,修复消费和投资意愿,是当下宏观经济管理的关键。至于为了保银行,保汇率而不能大幅降息的讨论,在经济学意义上不太经得起推敲:银行是经济体系的一个部分,汇率是经济基本面的映射 —— 只有稳经济才能稳银行稳汇率,而不是舍本逐末反其道行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国经济增长恢复的千里之行就在脚下,要尽快跨出大幅降息这一跬步,才能更好行稳致远,决胜未来。

宏观三大紧缩制约经济转暖

——疫后经济形势的演变主线与政策建议

作者:徐远

01.

· 引言 ·

三重压力犹存,内生动力不足,

政策转向积极

“在此之后,各部委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力保经济企稳反弹。可是,经济政策转向已经接近一年,看到的情况是三重压力依然存在,经济内生动力依然不足,表现为消费和投资增速偏慢,房地产销售和投资依然下行。”

宏观三大紧缩制约经济转暖01

新冠疫情2022年底结束,至今已经一年半。疫后经济的走势,出乎很多人的预料。2022年底疫情放开时,主流观点非常乐观,众多市场机构给出了很高的经济预测。与这种乐观情绪对应,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的政策基调,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一基调在2023年初的两会得到延续。

疫后经济确实出现了一波“小阳春”。2023年春季,出行、消费、新房销售、出口,都出现一轮明显的反弹。不过,这一轮经济反弹未能持续,经济形势很快趋冷。

经济趋冷背后的原因,主要是三条:

1) 接触性消费的反弹,如餐饮、出行,更多是补偿性的,而不是报复性的。消费的基础是收入。疫情三年,居民财富和收入明显受损,消费复苏缺乏基础,不可持续。后续消费的企稳和增长,必须以居民财富和收入的改善为基础。

2) 疫后房屋销售的反弹主要来自季节性和补偿性因素。一方面,春季本来就是房屋销售旺季,另一方面,疫情期间积压的一些需求在疫后得到释放。季节性和补偿性因素消失以后,房屋销售的回落是自然的。

3) 出口的反弹,是外需旺盛的表现,并不反应内需。而且,在出口历史高位,全球经济放缓,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出口很难继续大幅增长。

仔细看的话,这一轮经济小阳春中,投资并没有明显反弹,说明市场信心依然偏弱,经济内生动力依然不足。到了2023年5-6月,经济偏冷渐渐成为共识。2023年7月24日的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并明确要求“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2023年7月24的政治局会议,标志着经济政策正式转向,充分意识到短期的经济困难。在此之后,各部委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力保经济企稳反弹。可是,经济政策转向已经接近一年,看到的情况是三重压力依然存在,经济内生动力依然不足,表现为消费和投资增速偏慢,房地产销售和投资依然下行。

疫后已经1年半,疫情的影响包括基数效应已经结束,经济政策的基调也已经从稳健转向积极。在这个时间点上,分析基本经济格局,拆解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的原因,理清长期和短期经济发展的制约,找到有效的政策抓手,具有重要意义。

02.

· 长期视角 ·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

是当下中国经济的大背景

“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接近尾声,城市化的水平也已经较高,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下降,投资增速必然下行,经济增速也必然下行。在这个背景下,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是客观经济规律使然。”

宏观三大紧缩制约经济转暖02

分析短期宏观形势,要放在中长期宏观趋势的大背景中。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年均增长8.3%(2000-2023均值),2007年的峰值达到14.2%。2010年,我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21年,我国GDP总量达到美国的76.4%,引起市场关注。

这样高速的经济增长,显然不可能长期持续。高速增长的驱动力,是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二者叠加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拉动投资和收入增长,拉动经济快速增长。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接近尾声,城市化的水平也已经较高,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下降,投资增速必然下行,经济增速也必然下行。在这个背景下,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是客观经济规律使然。

高质量增长,需要更加依赖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现代服务业,包括教育、医疗、金融、商业服务等,不仅可以直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还帮助积累人力资本,提高综合生产力,培育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潜力。

因此,经济增速下行,是客观的规律。高质量增长需要更多依赖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而不是简单的要素投入。在这个过程中,速度下降是必然的。世界上的后发经济体,在经历了快速增长以后,无一例外增速都会下降。对于当下和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期望值不宜太高。

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掌握资源”不再是核心竞争力,激发人的潜力才是核心竞争力。资源是死的,人是活的。石油、煤炭、天然气,一直都在那里。人类学会使用它们,才从废品变成资源。高楼在那里,经营得好是资源,经营得不好是负债,关键的要素是人。现代经济的特点,是科学技术密集,人力资本密集,经营能力密集,必须依赖人的力量,依赖人的创造性。

激发人的潜力,促进高质量增长,关键还是市场发育。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市场是无中生有,创造奇迹的容器。站在1980年代初期,我们无法预见到今天的经济成就。今天理所当然的一切,在当初都是难以想象的。我们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随着市场的发育,技术会进步,人力资本会提高,产品竞争力会提高,财富会累积,综合国力会提高。

未来的高质量增长,依然离不开市场的发育。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持续的、不间断的技术进步,离不开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持续的技术进步,特别是尖端的、前沿的技术进步,不确定性很大,需要市场主体不停的探索、试错、调整、改进,不可能提前规划。技术进步需要现代金融体系的支持,承担风险,分享受益,推动进步。

经济的健康发展,尤其是现代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与市场的相辅相成。政府是社会的稳定和托底机制,提供底层的社会治理结构和保障机制,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与边界,应该远离高风险的投资。中国是大经济体,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复杂度高,社会稳定和兜底尤其重要,政府把握方向和边界的任务非常艰巨。

市场是社会的资源配置和探索机制,提供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创造社会财富,并探索前沿的技术和发展模式,承担失败的风险。这种风险由分散化的市场主体承担,不会引发系统性、全局性的风险。

03.

· 短期视角 ·

内需不足

是经济偏冷的主要原因

“当下我国经济增速的下行,除了趋势性因素,还有周期性因素,主要是总需求不足。总需求不足,有很多表现,集中体现在物价增速偏低,甚至有通货紧缩的压力。”

宏观三大紧缩制约经济转暖03

当下我国经济增速的下行,除了趋势性因素,还有周期性因素,主要是总需求不足。总需求不足,有很多表现,集中体现在物价增速偏低,甚至有通货紧缩的压力。

疫情结束以后,我国CPI一直很低,在1%以下,很多月份是负增长,目前在0%左右徘徊。国际上,发达国家的通胀目标一般在2%左右,发展中国家的通胀目标一般在3%左右,学术研究也表明这样的通胀有利于经济稳定繁荣。我国的通胀目标定在3%左右,是合理的,但是实际通胀长期远低于这个水平。

物价增速过低,意味着产品滞销,企业不愿意投资和雇人,居民就业困难,收入不增长,进一步影响消费增长,加剧产品滞销,形成负向循环。1929年开始的美国大萧条,1990年开始的日本的“丢失的30年”,背后的主要机制都是这个负向循环。目前,我们也要防范这个负向循环的风险。

总需求不足还有很多表现。比如,最新的截止2024年5月的数据,消费增速只有3.7%,投资增速只有4.0%,都明显低于5%的增长目标。今年以来的经济数据,总体表现是内需偏弱,外需反弹,外需拉动工业生产和GDP。可是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净出口已经在历史高位,国际贸易环境愈发复杂,已经不可能继续依赖外需拉动经济增长。增长稳不住,很多矛盾会激化,不利于长期繁荣稳定。

目前,不仅经济趋势下行是各方共识,经济周期性偏冷也已经是市场共识。要找到对策,需要先找到经济转暖的制约条件。

经济分析当中,长期看供给,短期看需求。供给侧要用一系列改革措施,理顺生产关系,培育长期经济增长的潜力。需求侧,则主要是短期的总需求管理,工具包括财政、货币、产业政策。长期和短期,供给侧和需求侧,要两条腿走路,不可偏废。

讨论中的一种误解,是把长期与短期问题对立。极端的情况,是为了长期的市场培育,弱化甚至放弃短期的需求管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短期是长期的基础,而不是反过来。市场培育是艰辛、漫长的过程,必须不断努力,不会一蹴而就。没有当下的市场繁荣,就更不会有长期的市场培育。

04.

· 宏观三大紧缩 ·

短期经济转暖的

核心约束

“我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分别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两年多过去,三重压力依然存在,特别是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的压力,依然存在。

短期看需求,需求看政策。经济政策对于短期总需求,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若执行不当,也会有巨大的抑制作用。”

宏观三大紧缩制约经济转暖04

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分别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两年多过去,三重压力依然存在,特别是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的压力,依然存在。

短期看需求,需求看政策。经济政策对于短期总需求,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若执行不当,也会有巨大的抑制作用。

目前我国经济政策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加上了“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说明了高层对于经济形势的担心。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体现的不仅是忧患意识,更体现了深刻的洞见和很深的智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往前进,很难维稳;不建立新秩序、新模式,旧秩序、旧模式很难被打破。

在这个基调下,中央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遗憾的是,目前经济政策的执行效果,并不很好,总需求依然不足,市场信心依然偏弱。仔细分析,症结在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没有真正做到“积极的财政”和“稳健的货币”,而是出现了“宏观三大紧缩”。

第一, 财政政策的定调是积极,实际执行的结果是明显紧缩。

我国财政一共四本账,分别是一般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和全国社保基金。前两本账是大头,合起来称为广义财政,后两本账比较特殊,国有资本经营有复杂的管理体系,社保基金的收支很难随意调节,不宜作为短期宏观政策工具。

2023年,广义财政支出累积同比增长1.27%,低于全年5.2%的经济增速,不仅不是扩张性力量,还构成了收缩性力量。如果看上半年,财政支出一度负增长,前7个月累积负增长-4.8%,对国民经济形成巨大拖累,与积极财政的政策定调不符。下半年财政发力,才实现全年财政支出的正增长。

图1. 广义财政支出低增长甚至负增长(2018-2024)

2024年截至5月,广义财政支出不仅没有增加,还下降了2.2%,远远低于全年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形成明显的紧缩效果。今年财政政策的定调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目前数据上没有看大“加力”,只看到了收缩。

第二, 货币政策的定调是稳健,实际执行的结果是极度紧缩。

货币政策的紧缩,集中体现在实际利率太高。不管是用CPI还是PPI衡量通胀,目前通胀调整后的实际贷款利率都处于历史高位。即便不考虑经济增速下行,不考虑投资回报率的下降,这个实际利率水平也是抑制性的。加上经济增速下行,投资回报率下降,这个实际利率会严重遏制经济回暖。即便今天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这个实际利率也会让经济降温、趋冷。在经济偏冷的状态下,实际利率应该大幅降低,促进经济转暖。

图2. 实际利率历史高位

实际利率太高,对经济的遏制效果体现在很多方面。(1)遏制投资:利率高,投资回报率低,企业不愿意借钱;(2)遏制消费:利率高,居民更愿意存钱而不愿意花钱,导致消费不振,市场萎缩,企业更不愿意投资;(3)居民和企业债务负担重,减少实际收入。对于有债务的居民和企业,实际利率增加了债务负担,减少了实际收入,更不愿意消费和投资。(4)实际利率提高了贴现率,压低了资产价格。近年来我国股市下行,房价下行,有多方面因素,但实际利率太高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资产价格下行,导致居民和企业存量财富受损,进一步压制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

目前市场上看到的现象,比如贷款需求不足,社融增速下行,新增社融为负,都与实际利率太高有关。实际利率太高,已经成为压在中国经济身上的一座大山,居民和企业不堪重负。降低政策利率,引导利率下行,通胀温和回升,实际利率下行,修复居民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修复消费和投资意愿,是当下宏观经济管理的关键。

关于货币政策,市场上有一些误解,集中体现在“降息无效论”上。很多人认为,降息不会导致贷款需求增加,因而降息无效,这种观点经不住仔细分析。

(1)利率降低,贷款需求多少会有所增加。价格机制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不会完全有效,但也不会完全无效。说降息完全无效,等价于说价格机制完全无效。说这样的话,需要很大的勇气。

(2)除了信贷机制,降息还会通过其他机制发挥作用,比如刺激投资和消费,降低债务负担,修复资产负债表。

市场上还有其他一些观点,也经不住仔细推敲。比如,有人说为了保护商业银行,保住银行业利差,就不能降息。这个想法的奇怪之处在于,商业银行是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不可能独善其身。只有稳住经济大盘,才能真正保护商业银行。要银行不要经济,要局部不要整体,是一个很奇怪的逻辑。

再比如,有的人认为,为了保护汇率,就不能降息,防止资本外流。其实,资本外流还是内流,不仅受内外利差的影响,更受到经济基本面影响。经济基本面转暖,投资机会变多,资金自然流入。否则,资金就会流出。在资金的跨境流动中,利差只是相对次要的因素,基本面才是根本的因素。忽视基本面,只关注利差,是本末倒置了。

第三, 房地产限购、限贷已大幅放松,但实际上依然是经济紧缩的来源。

房地产是我国支柱产业,自身体量大,上下游联动能力强。目前,虽然房地产调控已经大幅放松,房产销售和投资依然负增长,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制约经济回暖。究其原因,还是实际利率太高,抑制居民购房需求,抑制房价企稳回升。

历史数据表明,当实际利率较高时,房价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这是因为,实际利率高,居民不急于买房,而是把钱用来储蓄理财。目前,存款实际利率处于历史高位,加上经济增速放缓,房价上涨预期减弱,居民购房意愿不强,符合一般规律。

在经济增速大幅下行的背景下,处于历史高位的实际利率,是压在房价上的一座大山。房价要企稳回暖,实际利率必须大幅下调。

图3. 实际存款利率压制房价增速

05.

· 政策讨论 ·

大幅降息

是当前宏观经济的胜负手

“财政政策并无空间,效果也会很有限,副作用会比较大。货币政策还有很大空间,如果大幅降息,可以同时缓解货币和房地产两大紧缩,促进宏观经济转暖。

大幅降息,缓解对消费、投资、借贷的压制,是当下宏观经济的胜负手。”

宏观三大紧缩制约经济转暖05

宏观三大紧缩,呼唤相应的对策,对症下药。

第一, 财政紧缩的原因,并不是财政政策不积极,而是有两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一是经济下行,财政收入下降,特别是卖地收入下降,导致财政支出缺乏来源。这两年,我国财政的基调是积极的,也安排了较高的赤字,无奈收入下降幅度超预期,导致支出不及预期。其二是我国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财政支出的备选项目有限。倘若匆忙上马很多项目,项目质量存疑,实际效果也存疑,容易形成更多的浪费。综合起来看,财政政策受限于财政资金和可投项目,空间并不大。给定这些约束,财政政策已经非常积极,不宜更多苛求。

第二, 货币紧缩的直接表现,是实际利率太高。背后的原因,是货币政策“名稳实紧”,名义上是稳健,实际效果是紧缩。在通胀很低的情况下,政策利率维持稳定,客观上导致实际利率太高。过去20多年,欧美日等国央行实行大幅宽松,政策利率很低,对抗经济下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借鉴。

目前,我国政策利率还很高,降息还有很大的空间。但是,由于市场上和讨论中的一些错误认知,误导了货币政策,导致降息犹豫不决,货币名稳实紧。目前,货币政策偏紧,是宏观经济转暖的主要障碍。

图4. 我国政策利率很高,货币政策空间很大

第三, 房地产紧缩,是货币紧缩的副产品。目前,除了有限几个城市和区域,限购、限贷等政策已经基本放开,房地产政策已经从限制性转向支持性。然而,房屋销售依然下行,带动房地产投资和政府基金性收入下行,主要原因是房贷利率太高,抑制居民购房需求。房贷利率太高的原因,还是货币政策太紧,政策利率基准太高,导致房贷利率总体水平偏高。

综合以上分析,财政政策并无空间,效果也会很有限,副作用会比较大。货币政策还有很大空间,如果大幅降息,可以同时缓解货币和房地产两大紧缩,促进宏观经济转暖。

大幅降息,缓解对消费、投资、借贷的压制,是当下宏观经济的胜负手。

 

话题:



0

推荐

唐涯

唐涯

783篇文章 1天前更新

博士、金融学者,香帅数字经济工作室创始人,香帅的金融江湖公众号主理人,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主理人,年度财富报告主理人,曾任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