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几年的金融市场分外动荡不安。A股市场韭菜被割得东倒西歪,P2P平台一个个跑路,理财产品市场乱象横生,这边刚开始清理互联网金融,那边房价已经像脱缰的野马。房价还没有来得及降温,期货市场又开始“黑色暴动”。

这种种“乱象”之后,有专家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赌徒心理”——翻译成大白话叫“本届人民不行”。我不是砖家,当然不敢评判这种论断的对错。不过,从我的角度看,有些简单的逻辑似乎更容易理解。

一个字!穷!中国老百姓真的穷怕了。90后可能对物质的匮乏没有概念,但去问问50后,60后,或者稍微偏远地方长大的70后,80后,大部分人是有“饥饿”和“贫穷”的记忆的。今天的我们如此自信,但是其实我们离开极度的贫困没有那么遥远——就在1990年,中国城镇居民的年平均可支配收入为1510元,而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是685元!而最能代表“短缺经济”时代的粮票是在1993年才退出历史舞台的——不要以为今天“减肥”成为了时尚,一切就被埋进尘埃。饥饿的历史其实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

对于一个常常怀着“匮乏”、“短缺”、和“贫穷“这些恐惧的人来说,最可靠的办法是什么?肯定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是储蓄。中国老百姓的储蓄率一直是高居全球前列。2013年,中国国民净储蓄是20万亿,人均国民净储蓄为14000元,是美国的两倍,而同年我们的人均国民收入大约是美国的1/20。

在可见的未来,储蓄率大抵是要下降的,但是我也看不到大规模下降的可能性。有人说“80后是月光族,90后更超前消费”——这个论断有点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生于80-90年之间的这一代的储蓄率已经有大规模上升的迹象。无他,房子要买,车子要买,孩子要养,父母渐老……房价+教育+养老 --- 这是每个80后,90后都正在面对的真实世界。每一项都是巨大大力,不储蓄不投资,除了啃啃老,恐怕就只有打光棍一条路了。

千金散去还复来,那是是成长的放肆,而长大了,生活艰辛,立马明白要克制。

好了,储蓄高了,总得琢磨点财富增值的事情吧。放在银行或者买国债?差不多3%的利率,扣掉通货膨胀,大约就1点多的投资回报率。10年20年下来,存款(投资)估计购买力被物价秒成了渣。买房子?房价已经涨的让人颤巍巍,过去十多年见大约涨了10-15倍左右,2000年左右开始投资房市的人大多实现了财务自由,但世易时移,不管是人口结构,还是经济结构,中国都不再有支撑这么惊人回报率房市的大环境了。

剩下了什么?就是股票市场,还有近几年活跃起来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了。从2003年开始,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收入从9000元(9061)上涨到3万元(29547)。手里有点余钱,必然提高储蓄。这十年间平均通货膨胀率为3%。低于3%的回报率就基本上是看着储蓄缩水。 你说,老百姓不投资,手里这点钱,又该如何是好呢?

可是啊可是,股市像个无底洞,十年八年持有下来的收益率让人心痛。那就放到理财产品上吧——理财产品是“国家银行”发行的,总该是上了保险栓的吧?似乎情形也没有那么乐观。

一个来自西北的90后的女孩,目睹了这些年,她父母,朋友父母在财富保值路上的那点事儿,因此写下了她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观察和思考……不完美,可是真切。

对于中国百姓来说,面前是令人难堪的人口结构(老龄化社会),丁吃卯粮的养老金体系,高企的房价、高昂生育成本和医疗费用,未来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高储蓄几乎是唯一选择。而储蓄的保值升值,毫无疑问会是心上最大的刺。看起来,资产管理市场在未来进一步扩大仍然是极大概率事件,老百姓对金融理财产品的着魔,还得再持续下去。

这一届人民到底行不行,我们还在等一个答案。


90后眼里的中国经济之六
理财产品投资之殇
文/朱菲菲

1 钱归何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GDP从3650亿元增长至2015年末的676708亿元,平均年GDP增长率为9.25%。截止到2015年末,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195元。居民财富的积累,使潜藏在老百姓骨子中的理财意识被唤醒,如何“让钱生钱”成为每个家庭最关切的问题之一。

作为90年的马驹,尤记得年幼的时候,妈妈总是把红色的存款折子压在厚厚的床垫底下,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带着我去银行,把她和爸爸花剩下的工资存到那个红色的本本里,回来后再小心翼翼地把它压好。高兴的时候,他们也会拿出它向我“炫耀”上面逐渐变大的数字,说这些钱以后给小菲菲上学用。等我上到初中高中,红色本本的时代似乎过去了,清一色的换成了各家银行的小卡片。伴随着爸爸妈妈自己做起小生意,经济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好,积蓄变得多了起来,家里买了新的房子,新的车子。(貌似在我初中的时候,老妈就给我买了投资型的保险,虽然现在看着,这似乎是一笔不怎么成功的投资)。等到我上了大学,念了博士,作为理财专业户的老妈,更是不舍得让钱闲着,面对低利率的银行存款,老妈也在拓展她投资路子,理财产品,基金、保险,逐渐成了我们家新的投资渠道。

和我父母一样,上世纪90年代,“有钱存银行”是大家的共识,银行存款成为普通老百姓财富配置的最主要手段。存款余额的稳步攀升造就了中国高储蓄率的奇观,亚洲金融风暴前,我国的储蓄率在37%-39%。之后10年,我国储蓄率持续增长,目前达到约50%。然而,伴随着经济的整体下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对银行“分业经营”的监管放松,存贷款利率的逐步放开,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994年的高点10.98已经下滑至1.5%,进入2016年以来,银行存款更是连通胀的侵蚀都抵挡不住了,1月至4月的CPI同比上涨分别是1.8%、2.3%、2.3%和2.3%,相比于1.5%水平的一年期存款利率,这意味着存款的实际价值在缩水,“存款“等于亏钱。

银行储蓄不再是财富的避风港,人们自然开始寻找投资的替代品——除了房产以外,股票、债券、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都成为热门的投资工具。但是,对于很多像我父母这样年长的人来说,和其他金融产品比起来,银行理财产品在本金和收益上具有较大的稳健性,对最低的投资限额的要求较低(最低为5万元),购买理财产品对金融专业知识的要求相对较少,自然成了首选。

这几年,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很快。2015年,银行业理财市场有46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了理财产品,共发行186792只,平均每月新发行产品15566只,累计募集资金158.41万亿元,发行产品数和募集资金额分别比2014年提高3.48%和38.99%。2015年,银行理财市场共181646只产品发生兑付,累计兑付客户收益8651.0亿元,比2014年增长1529.7 亿元,增幅21.48%。截止到2015年年末,银行业理财产品的账面余额为23.67万亿元,超过了信托、基金、证券、保险行业的资产规模,规模占比在国内的资产管理行业中排名第一。

由于有“银行”两个字,老妈她们心目中的”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是安全可靠的代名词(上一代人,您知道的,“银行”可是国家信用,那权威至高无上着呢)。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么?

2 谁知过?

我闺蜜的老妈也是为存款另找出路的典型代表。去年5月,闺蜜的老妈觉得银行存款利息实在太低。虽然疯牛的走势让人垂涎三尺,但是她胆子小,秉着巴菲特老先生“不懂就不碰”投资理念,她打算去四大行认购一款风险相对较小的银行理财产品。当看到几个人纷纷认购了一款3个月期,年化收益率为6.5%,风险等级为四级(FR4)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开放净值型(股票精选主题)理财产品)时,闺蜜妈也心动了。再加上理财经理对这款产品的极力热推,说的天花乱坠,用四大行和自己的人格为这款产品做风险背书,闺蜜妈果断把存款账户的钱全部转去认购了理财。

后面的故事估计大家都能猜到,随着监管部门对配资杠杆的清查,6月的股灾后,大量基金和名为理财实为基金性质的理财产品都风雨飘摇。这款主要投资标的为股票、债券、资金信托,以及其他财产的理财产品的净值一度跌到0.7934。闺蜜妈和其他投资者跑到银行和理财经理理论,但结果显而易见,理财经理的口头承诺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兑现。

我闺蜜倒是明白风险和收益成正比的道理,自己老妈买的就是非保本的理财产品,出现亏损也是有可能的。虽然她们可以去投诉理财经理为了销售理财产品,忽悠了投资者,没有对其进行投资前教育,没有进行必要的风险提示等,但是事已至此,还是先看看怎么回本吧。抱着对四大行的无限信任和对割肉痛苦的避免,母女两人商定过一段再赎回。幸运的是,截止到今年4月,这款理财产品的净值已经升至0.9003。而不幸的是,欲和低利息存款作斗争的闺蜜妈,仍然面临着连本金都收不回的可能。

目前,理财产品违约属于这个市场中的小概率事件,但是上述案例却揭示了这个市场中潜在存在的问题。[1]理财经理为了提升业绩,对产品表现进行了夸大,违规承诺收益或承担损失,在对客户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以及让客户签署《风险揭示书》时,也形如走过场,这些行为均违反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而且,当被问及产品的具体细节时,理财经理也只知其细枝末节,这样不合格的销售人员过分看重了当前的销售业绩,加大了银行体系的内部风险。

据在银行工作的同学透露,按照规定,只有取得“理财规划师”资格的人员才能销售理财产品,但是在实际中,限于银行的人力资源配给,大量尚未取得该资格的人员也参与到实际的销售活动中。其次,银行对理财经理的培训多注重在营销方面,对于理财产品金融知识的涉及较少。很多理财经理表示,用快速流畅的营销术语将新顾客吸引住才是第一要务。对于理财产品的具体资金流向和潜在风险,其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如果投资者真的追问,理财经理还是很心虚的。

金融中介的作用之一就在于消除资金供给方和资金需求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起到良好的对接作用。理财经理本应该作为一个掌握信息更多的人,在了解投资者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如投资者的年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资目的,收益预期,风险偏好,流动性要求,风险认识以及风险损失承受程度等)的基础之上,为投资者推荐最适合他的产品。只有在合规销售的前提下,理财经理才要积极地对顾客进行维护(如通过定期电话回访,举办活动等方式),从而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业绩表现。

值得安慰的是,这样不负责任的理财经理还是在减少,理财经理自身也意识到,不负责任的销售行为等同于引火上身。在银行工作的同学告诉我,在正规的银行内,理财经理的每一笔销售都有视频监控,人民银行,证监会等监管机构也会定期和不定期抽查这些销售记录,理财市场整体的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

不过,这个事情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个问题,现在理财市场上的百般乱象到底症结在什么地方?是理财产品经理之过?当然是。可是一个巴掌拍不响。闺蜜的妈妈作为一个投资者,是否知道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否清楚自己购买的理财产品属性?如果真的是只想跑赢通胀,那么这款风险等级为四级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其实并不适合她。显而易见,闺蜜妈在购买过程中,受到了高收益率驱动和羊群效应等方面的影响,投资行为并非理性——再回看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叫人啼笑皆非的金融骗局,深刻感受到中国投资者的理财意识扭曲是这个市场一直以来的痼疾。

在调查理财产品市场的过程中,我发现,去银行网点买理财的投资者多集中在40岁之上。一方面,相比于刚刚工作,面临房贷、车贷的年轻群体来讲,40岁以上投资者已经积累了一部分财富,有着强烈的保值增值的需求。最低5万元的认购金额限制对他们来讲几乎不构成约束;而另一方面,平均来说,这部分投资者的金融知识却相对匮乏——这就形成了银行实体网点理财市场中的资金和知识错配现象。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理财经理抱怨说,很多时候,投资者过于“简单直接”,他们找到你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行理财最高收益率是多少?投资者只想要你给他推荐一个最好的产品,并不理解在购买之前为什么你要不厌其烦地问他那么多关于风险等级测评的问题。有些不耐烦的投资者会抱怨说,这么麻烦干什么,你就看着哪个产品好,帮我买了就行了。这看似信任的背后,其实是投资者在推卸责任,因为一旦产品出现问题,他们会把责任全部归咎于理财经理身上,投诉这是理财经理帮他选的。理财经理们还表示,目前,很多投资者的素质还有待于加强,即使她们每天不厌其烦的对每一个顾客进行解释,她们的影响范围也是有限的,我们的投资者还缺乏基本的投资知识,对风险的认识还停留在“国家的风险低”和“个人的风险高”这样简单划分的层面。

在金融市场上,唯一不变的真理是风险和收益的相匹配,高收益的背后意味着高风险的存在。市场上绝不存在“无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渠道”,换句话说,这个市场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由于不同的投资者有着不同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因而不存在最好的理财产品,只存在最适合你的理财产品。

现阶段,理财产品主要可以分为: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非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以及银行承销的理财产品。若您购买的是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相当于您与商业银行签订了一份到期还本付息的理财合同,到期之日,银行按照约定的条件向您承诺支付固定收益,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若您购买的是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商业银行会按照约定条件向您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您承担,到期收益由银行的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若您购买的是非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商业银行是不保证本金支付的,到期收益也由银行的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最后,如果您购买的是商业银行承销的理财产品(如信托、保险、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商业银行在此过程中只是一个承销商角色,仅收取固定的承销费,其并不为理财产品兜底。

因此,特此提示,在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找取得“理财规划师”资格的理财经理进行购买,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重点关注理财产品说明书中的期限(包括认购期、到期日、资金到帐日等),投资方向,风险类型(一般为五个等级,从FR1-FR5风险等级逐渐变大),以及预期收益(预期收益率非实际收益率,短期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也非实际期限内收益率)等内容。

看起来,中国金融市场上,投资者教育的路也是漫漫。说起来,银行理财产品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中,也有着不尽相同的发展特征和驱动因素:既有收入不断增长、理财意识不断增强带来的基础性需求,又有金融抑制下银行试图通过理财产品绕过监管考核指标的微观动机。作为我国影子银行的最大来源,理财产品某些时候更像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虽然现在整体市场表现良好,但出现的问题的或许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目前存续的大多数理财产品都属于银行的表外资产,通过与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创新性合作,设计复杂的交易结构,银行绕过了监管部门对贷存比、贷款利率、拨备覆盖、资本充足等多方面的监管,达到了法律关系的合规。尽管银监会在2013年3月25日,下发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8号文”)限制了银行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的规模和比例。但是,银行同业业务中以“信托受益权”、“同业代付” 等各种名目投资于“非标”资产数量快速增长,银行通过与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合作,以券商资产管理计划和基金专户的金融产品设计投资于“非标”资产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但使得风险在体系仅仅是在金融体系内部进行转移,并未得到实质性的分散。

此外,理财产品,尤其是在银行代销的各种理财产品,其资金投向可能非常复杂,信息不对称问题非常严重。理财经理作为销售人员可能根本就不清楚理财资金的流向,更不用说处于信息劣势方的投资者了。显然,理财产品信息的透明度亟待进一步的加强和规范。

3 明天会更好吗?

2015年,由于宏观经济的疲软导致企业融资需求的降低,再加上央妈连续降息的原因,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已从2015年年初的5.26%,一路单边下跌至年末的4.39%水平,预计2016年常规产品的收益将进一步下滑。在目前经济形式不好,全球低利率和负利率的情况下,资金的供给远远大于资金的需求,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肯定会下降。因而这就要求投资者对收益率的预期进行相应的调整。之前动辄6-7%的高收益时代可能会一去不复返,而迎接我们的可能是一个平均收益率只有3%左右的低收益时代。

另一方面,伴随着普通大众闲散资金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投资理财的需求。这意味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资产管理这个巨大的市场正在兴起,大资管时代的到来将成为必然。截至2015年底,我国大资管行业的规模约为65.17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占据1/4,并持续不断上涨。在一个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里,相信商业银行能够在资产管理业务上为投资者提供更贴身的投资理财服务,更好的发挥代客理财的作用。

华尔街有一句名言,叫做 “金钱永不眠”(money never sleep)。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理财在长期的重要性。当中国人民的理财意识逐渐苏醒,保值增值需求希望被满足的时候,我们希望看到金融机构、投资者、以及监管机构各方的共同努力,从而共同克服我们现在面临的投资之殇。

[1]截止到2015年年底,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仍然主要集中在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银行存款和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三类资产投资余额共占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89.10%),总体资产配置较为稳健,产品违约的可能性极小。即使是在金融市场发生极大波动的2015年,终止到期的理财产品中也只有44只产品出现了亏损,占全部终止到期产品的0.03%,亏损理财产品本金的平均偿还率是89.24%。

(文中所涉及图片,未作说明者,来自网络)

话题:



0

推荐

唐涯

唐涯

751篇文章 2天前更新

博士、金融学者,香帅数字经济工作室创始人,香帅的金融江湖公众号主理人,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主理人,年度财富报告主理人,曾任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