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民营企业座谈会的第3天,市场情绪起起落落,但整体的劲头还在。

发言的六个企业家,任正非(华为,信息技术)、王传福(比亚迪,电动汽车)、刘永好(新希望,农业)、虞仁荣(韦尔股份,半导体)、王兴兴(宇树科技,人工智能制造)、雷军(小米,消费电子),除了一家农业外,其余全部是和能源,科技相关的“硬科技制造”。再想想2022年党的20大报告中提出了“农业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安全”,就会发现,这些年以来,直到今天,顶层设计的倾向和逻辑是高度一致的。

一以贯之,从未动摇。

市场关于2018年和2025年两次座谈会参会企业的对比解读很多,连排位的微妙变化都已经解释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挺有意思。我们也稍微整理了一下两次企业出席的情况,做了个表格——

对着表格看看,其实发现行业变化不大,科技+制造从来都是国之重器。

还是那句话,一以贯之,从未动摇。

但小变化是有的,比如人工智能和制造业份量更重,卡脖子技术研发份量更重:做机器人的的宇树科技代替做人工智能软件的商汤科技。搞芯片的韦尔和寒武纪入榜。

比如说恒瑞医药退出,这件事可能意味着目前医保的思路,医药行业发展的方向都没有任何调整迹象。要再往深里琢磨一下,除了农业(仅400亿市值的新希望)外,消费行业(比如之前的教育,医疗,房地产等等)没有入选企业。虽然不绝对,但这起码可以说明,“消费”是个需求端问题,消费企业要老老实实靠自身造血完成生存发展目标,消费行业政策鼓励的是居民消费行为,不是鼓励企业的规模扩张。

2018年入选的50多家企业中,据统计涉及近30家上市公司。

2025年入选的30多家企业中,涉及约21家上市公司。

 

2018年民营企业座谈会当天,相关上市企业大多数呈现上涨趋势,其中4家企业(海特高新、腾讯控股、隆基绿能、百度集团)涨幅超4%。同样的,2025年,除宁德时代、比亚迪和美团外,其余企业均呈现出显著的上涨趋势,其中5家企业(正泰电器、新希望、奇安信、视源股份、寒武纪)涨幅在5%左右。

那这种热潮可以持续多久呢?以2018年的情况来看,在座谈会的一周和两周内,绝大多数企业也依然呈现微弱的上涨趋势,其中通威股份、隆基绿能、华正新材会后两周涨幅在2%左右;其余企业涨幅在1%上下。

进一步拉长时间线,我们对相关企业会后一个月、一年的股价进行梳理,发现通威股份和隆基绿能在会后一个月的涨幅是其中最为明显的,但是也仅有1.5%左右。会后一年,已经不存在明显的上涨趋势,甚至一半企业出现了下跌。

2018年的情况未见得会重演,但历史有时候,也总是有张相似的脸。

 

话题:



0

推荐

唐涯

唐涯

860篇文章 2天前更新

博士、金融学者,香帅数字经济工作室创始人,香帅的金融江湖公众号主理人,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主理人,年度财富报告主理人,曾任北京大学金融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